汉字星球
  • «
  • 1
  • 2
  • ...
  • 167
  • 168
  • 169
  • 170
  • 171
  • 172
  • 173
  • ...
  • 246
  • 247
  • »

廊

  • 汉字id: 1692
  • 单词: 廊
  • 拼音: lang
  • 拼音首字母: L
  • 音调: lánɡ
  • 繁体: 廊
  • 部首: 广
  • 关卡: 71
  • 子关卡: 3
  • 解释: 廊〈名〉 (形声。从广,郎声。从广”,表示与房屋有关。本义厅堂周围的屋) 同本义 平公恐惧,优于廊室之间。--《韩非子·十过》 又如廊房(廊室。殿堂周围的房舍);廊屋(廊室);廊庑(堂前的廊屋;屋檐下的过道或独立有顶的通道) 走廊 高柳早莺啼,长廊春雨响。--王维《谒瑀上人》 入门穿廊,过前后厅。--清·林觉民《与妻书》 又如回廊(曲折环绕的走廊);游廊(连接两个或几个独立建筑物的走廊);廊牙(廊檐下像牙齿般的装饰);廊厩(围廊旁的房舍) 朝廷、国家 廊láng ⒈有覆盖顶的过道长~。 ⒉屋檐下或屋内的过道~檐。走~。 ⒊厢房侧~。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柱

  • 汉字id: 1693
  • 单词: 柱
  • 拼音: zhu
  • 拼音首字母: Z
  • 音调: zhù
  • 繁体: 柱
  • 部首: 木
  • 关卡: 71
  • 子关卡: 4
  • 解释: 柱 支撑。通拄” 且鳌足可以柱天,体必长大,不容于天地,女娲虽圣,何能杀之?--《论衡·谈天》 又如柱天(撑天;支天);柱地(立柱支地) 挡住;阻塞 内人共举机以柱门,兵斫门,不能破。--《三国志》 拄 手把定筇竹,柱杖行田野,出村房。--《刘知远诸宫调》 又如柱杖(手杖) 柱 (形声。从木,主声。本义屋柱) 同本义 柱,楹也。--《说文》 剪屏柱楣。--《仪礼·丧服》。注所谓梁闇。” 东至于底柱。--《书·禹贡》 散木也,…以为柱则蠹。--《庄子·人间世 柱zhù ⒈支撑建筑物的构件木~。石~子。 ⒉像柱子的东西冰~。汞~。 ⒊ 柱zhǔ 1.见"柱夫"。 2.支撑;拄持。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栽

  • 汉字id: 1694
  • 单词: 栽
  • 拼音: zai
  • 拼音首字母: Z
  • 音调: zāi
  • 繁体: 栽
  • 部首: 木
  • 关卡: 71
  • 子关卡: 4
  • 解释: 栽 (形声本义筑墙立板) 同本义 栽,筑墙长版也。--《说文》。古筑墙之法,既度其广轮,先植桢于两头,又植干于两边,而后横施版于干内,以绳束干,实土筑之,一版竣,则层累而上,五版为堵。 庚寅栽。--《左传·定公元年》 里而栽。--《左传·哀公元年》。注设版筑也。” 凡土功…水昏正而栽。--《左传》。杜预注谓今十月,定昏星而中,于是树板干而兴作。” 种植 栽,种也。--《广韵》 故栽者培之。--《礼记·中庸》 花木成畦手自栽。--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又如栽树;栽莳( 栽zāi ⒈种植,移植~种。~菜。~秧。~树。 ⒉ ⒊安上,插上~赃。~绒花。 ⒋跌倒~跟头(〈喻〉失败)。 栽zài 1.立板筑墙。亦泛指建筑。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筑

  • 汉字id: 1695
  • 单词: 筑
  • 拼音: zhu
  • 拼音首字母: Z
  • 音调: zhù
  • 繁体: 篵
  • 部首: 竹
  • 关卡: 71
  • 子关卡: 4
  • 解释: 筑 (形声。从木,筑声。本义筑墙。古代用夹板夹住泥土,用木杆把土砸实) 捣土使坚实 篵,捣也。--《说文》 不筑,必将有盗。(筑,这里指把坏墙修复。)--《韩非子·说难》 又如筑踏(捣土并以足踏之,使之坚实) 修建;建造(仅指建筑物从无到有的建造) 曰止曰时,筑垒于兹。--《诗·大雅·绵》 齐人将薛。--《孟子·梁惠王下》 甸人筑坎坎。--《仪礼·既夕礼》 筑场圃,十月纳禾稼。--《诗·豳风》 北筑长城。--汉·贾谊《过秦论》 更筑坚垒。--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筑石寨土堡。--清·徐珂《 筑zhú 1.古弦乐器名。有五弦﹑十三弦﹑二十一弦三种说法。其形似筝,颈细而肩圆,弦下设柱。演奏时,左手按弦的一端,右手执竹尺击弦发音。战国时已有流行。 2.拾 。 3.贵州省贵阳市的简称。明代称为贵筑司﹑贵筑乡,清代改为贵筑县◇因省称筑。 筑zhù 1.捣土的杵。 2.捣土使坚实。 3.修建,建造。 4.居室;建筑物。 5.打,击。 6.填塞;装填。 7.拾取。 8.量名。 9.通"祝"。切断。 10.通"妯"。参见" 筑娌"。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阁

  • 汉字id: 1696
  • 单词: 阁
  • 拼音: ge
  • 拼音首字母: G
  • 音调: ɡé
  • 繁体: 閣
  • 部首: 门
  • 关卡: 71
  • 子关卡: 4
  • 解释: 阁 (形声。从门,各声。本义古代放在门上用来防止门自合的长木桩) 门限 閣,所止扉也。门开则旁有两长橜杆辂之,止其自阖也。--《说文》 高其闬阁。--《左传》。 所以止扉谓之阁。--《尔雅》÷懿行疏此阁以长木为之,各施于门扇两旁,以止其走扇。” 一种架空的小楼房,中国传统建筑物的一种。其特点是通常四周设隔扇或栏杆回廊,供远眺、游憩、藏书和供佛之用 接屋连阁。--《淮南子·主术训》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唐·杜牧《阿房宫赋》 细瞻景状,与村东大佛阁逼似。--《 阁gé ⒈楼房的一种,一般两层,周围开窗,供游息、藏书等用亭台楼~。文渊~,在故宫。佛香~,在颐和园。 ⒉旧称女子的卧房闺~。 ⒊旧时宫中的政务机关,近代某些国家的最高行政机关内~。组~。~员。 ⒋旁门,小门开东~以延贤人(延迎接)。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朱

  • 汉字id: 1697
  • 单词: 朱
  • 拼音: zhu
  • 拼音首字母: Z
  • 音调: zhū
  • 繁体: 朱
  • 部首: 木
  • 关卡: 71
  • 子关卡: 5
  • 解释: 朱 (指事。小篆字形,从木,一在其中指出这种木是红心的。 本义赤心木) 同本义 朱,赤心木,松柏属。--《说文》 指朱色的物品 …朱(此指朱色缯帛)四百裹。--《穆天子传》 姓 朱孝纯子颍。(朱孝纯,字子颍,山东历城人,乾隆进士,当时任泰安知府,善诗画。)--清·姚鼐《登泰山记》 朱 朱色,大红色 。古代称为正色 网户朱缀。--《楚辞·招魂》 紫衣而朱冠。--《庄子·达生》 朱衣冠,执朱弓,挟朱矢。--《墨子·明鬼下》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朱zhū ⒈大红色~门(〈古〉又用作豪门的代称)。 ⒉ 朱shū 1.见"朱提"。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堤

  • 汉字id: 1698
  • 单词: 堤
  • 拼音: di
  • 拼音首字母: D
  • 音调: dī
  • 繁体: 隄
  • 部首: 土
  • 关卡: 71
  • 子关卡: 5
  • 解释: 堤 (形声。从土,是声。本义河堤,堤坝) 同本义 隄,唐也。--《说文》 完堤防。--《礼记·月令》 脩堤梁。--《荀子·王制》 河堤绕绿水。--唐·李白《赠清漳明府侄聿》 又如河堤;海堤;堤埽(堤和埽。亦泛指堤坝);堤唐(高出地面的中庭甬道) 陶器的底座 蓼菜成行,瓶瓯有堤。--《淮南子》 堤 dī用土、石等材料沿江河湖海修筑的防水建筑。 【堤坝】堤和坝的总称。也泛指防水、拦水的建筑物。 堤shí 1.见"堤封"。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雕

  • 汉字id: 1699
  • 单词: 雕
  • 拼音: diao
  • 拼音首字母: D
  • 音调: diāo
  • 繁体: 鵰
  • 部首: 隹
  • 关卡: 71
  • 子关卡: 5
  • 解释: 雕 (形声。从隹,周声。从隹”,表示与鸟类有关。本义大型猛禽。日间活动的大猛禽(鹰科)力大身大,形态优美,视力敏锐,飞行力强。也叫鹫”) 同本义 流之为雕。--《书·太古誓》 是必射雕者也。--《史记·李将军列传》 其状如雕而有角。--《山海经·南山经》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唐·王维《观猎》 又如雕悍(凶悍如雕);雕鸷(凶猛如雕);雕鹗(雕和鶚。均为善飞的鸷鸟。比喻人雄放劲健的才力);金雕;海雕;坐山雕 同碉”。碉堡 依山居止,累石为室。--《后汉书》。唐·李贤注今彼土夷人呼为 雕 diāo ①在竹木、玉石、金属等上面刻画~花、浮~。 ②用彩画装饰~弓、~栏。 ③猛兽。嘴呈钩形,视力很强,能自高空急遽(jù)下降叼取山羊、野兔等。又称鹫(jiù)。 【雕版印刷术】将图文刻在木板上用水墨印刷的技术。中国最早发明。前身为公元前流行的印章捺印和5世纪出现的拓印碑石的方法。隋唐时盛行,传至朝鲜、日本和东南亚, 影响到非洲和欧洲。 【雕虫小技】微不足道的小技能(多指文字技巧)。 【雕梁画栋】有彩绘装饰的华丽的楼台亭阁。 【雕漆】〈美〉将调好的漆料涂在铜胎或木胎上,一般涂八九十层。漆干透后进行浮雕,然后再烘干,磨光。相传始于唐代。因以朱红色为主,又名剔红。 【雕砌】过分修饰堆砌(文字)。 【雕塑】造型艺术之一。是雕、刻、塑三种制作方法的总称。使用的材料有粘土、金属、石、木等,以此制作各种具有实在体积的形象。分为圆雕和浮雕两类。 【雕琢】 ①雕刻(玉石)。 ②比喻过分地修饰(文字)。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狮

  • 汉字id: 1700
  • 单词: 狮
  • 拼音: shi
  • 拼音首字母: S
  • 音调: shī
  • 繁体: 獅
  • 部首: 犭
  • 关卡: 71
  • 子关卡: 5
  • 解释: 狮 犬生二子称狮” 狮,犬生二子。--《广韵》 猛兽名 的粗糙鬣毛。如狮儿(喻雄视一世的俊杰);狮子口(狱门);狮子座(狮子坐。佛坐之处);狮子灯(狮子状的花灯) 狮(獅)shī狮子,〈古〉也作"师子"。哺乳动物,已稀少,要保护,禁止猎杀。狮子多产于非洲和亚洲西部。毛棕褐色。尾巴细长,末端有一丛毛。雄的头和颈上有长鬣。性凶 猛,捕食羚羊、斑马等动物。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态

  • 汉字id: 1701
  • 单词: 态
  • 拼音: tai
  • 拼音首字母: T
  • 音调: tài
  • 繁体: 慴
  • 部首: 心
  • 关卡: 71
  • 子关卡: 6
  • 解释: 态〈名〉 (会意。从心,从能。简体字为形声。从心,太声。本义姿态,姿势与状态) 同本义 慴,意态也。--《说文》。段注意态者,有是意,因有是状,故曰意态。从心能,会意。心所能必见于外也。” 柔远能迩。--《虞书》。郑注能,恣也,恣即态也。” 人之态不如备。--《荀子·成相》。按诈态也。” 尽变态乎其中。--张衡《西京赋》 滂心淖态。--《楚辞·大招》 狗偷致态。--傅毅《舞赋》 宁溘死而流亡兮,予不忍为此态也。--《楚辞·离骚》 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态。--李渔《 态(慴)tài ⒈形状,样子形~。体~。状~。常~。姿~。 ⒉情况事~。 ⒊ ①说话与举止的神情~度自然。 ②对人对事所采取的立场或看法~度傲慢。表明~度。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