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星球
  • «
  • 1
  • 2
  • ...
  • 198
  • 199
  • 200
  • 201
  • 202
  • 203
  • 204
  • ...
  • 246
  • 247
  • »

零

  • 汉字id: 2002
  • 单词: 零
  • 拼音: ling
  • 拼音首字母: L
  • 音调: línɡ
  • 繁体: 零
  • 部首: 雨
  • 关卡: 84
  • 子关卡: 3
  • 解释: 零〈动〉 (形声。从雨,令声。本义下雨。指落细雨) 同本义 零,余雨也。--《说文》 零雨其濛。--《诗·豳风·东山》 又如零雨(徐徐飘落的雨) 引申为如雨一般地落下;降落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诸葛亮《出师表》 灵雨既零,命彼倌人。--《诗·鄘风·定之方中》 阿母得闻之,零泪应声落。--《孔雀东南飞》 零露溥兮。--《诗·郑风·野有蔓草》 柯叶汇而而零茂。--《文选·班固·幽通赋》 涕零如雨。--《诗·小雅·小明》 又如零泪(落泪);零露(自天空陨落露珠);感激涕零 凋零,凋落 悼芳 零líng ⒈落,衰落,雕落~涕。~落。雕~。 ⒉细碎的,部分的~碎。~用。~件。~活。 ⒊整数以外的少数~头。~数。年已七十有~。 ⒋数目字。通"㈡o"。 ⒌无,没有等于~。 ⒍指温度表上的"零度"~下十度。 ⒎ 零lián 1.见"先零"﹑"西零"。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编

  • 汉字id: 2003
  • 单词: 编
  • 拼音: bian
  • 拼音首字母: B
  • 音调: biān
  • 繁体: 編
  • 部首: 纟
  • 关卡: 84
  • 子关卡: 3
  • 解释: 编 (形声。从糸),扁声。本义顺次排列,编结在一起) 同本义 编,次简也。--《说文》 以绳次物曰编。--《声类》 春秋编年,四时具而后为年。--《谷梁传·桓公元年》 且请编之于令,永为国典。--柳宗元《驳复仇议》 又如编号;编组;编队;编户(编入户籍的普通人家);编民(编入户籍的平民);编人(户籍编制之内的贫民。也称编民);编次(按顺序编排);编蒲(编订蒲叶使成册,以为书写之用) 交织,编结 编结沮。--《四子讲德论》。颜注犹编发也。” 总编一根大辫,黑亮如漆。--《红楼梦》 编辑;创作 编 biān ①把细长条状物交叉地组织起来~花篮。 ②按一定的顺序组织排列~号、~班。 ③编辑~杂志。~创作(歌本、剧本等)~剧本。 ⑤捏造~造谎言。 ⑥成本的书人手一~。 ⑦书籍按内容划分的单位上~、下~。 【编队】 ①将人群或运输工具等编成一定的队形。 ②在海军中,指两艘以上舰艇组成的战术(战役)单位。 ③在空军中,指由相互间保持规定距离、间隔、高度差的若干架飞机(分队)组成的战斗集体。 【编户】编入户籍的平民。中国古代自商鞅变法开始,历代均把平民编入政府户籍,称编户。 【编年体】我国史书的一种体裁,按年、月、日记录历史事件。如《资治通鉴》。 【编磬】古代打击乐器。由16块石制或玉制的磬组成。用小木槌击奏。周代以来用于雅乐。 【编译程序】能将源程序翻译成等价的目标程序的程序。电子计算机一般只执行用它自己的机器语言编写的程序,为了使用高级语言(如basic等)编写的程序(即源程序)被 机器执行,必须将它译成机器语言程序。 【编译员】带有编辑性质的翻译人员。 【编钟】古代打击乐器。把一系列铜制的钟挂在木架上组成,用小木槌击奏。各时代形状大小不一,枚数也不相同。 【编撰】编辑;编写。 【编纂】编辑(多指资料多、篇幅大的著作)~词典、~名人录。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某

  • 汉字id: 2004
  • 单词: 某
  • 拼音: mou
  • 拼音首字母: M
  • 音调: mǒu
  • 繁体: 某
  • 部首: 木
  • 关卡: 84
  • 子关卡: 3
  • 解释: 某 (象形。金文字形。像木上结一个果实,本是梅”的象形。本义梅) 指一定的不明说的人或事物 如古人某。--清·周容《芋老人传》 狂生某者。--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太监某守辽东。--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某亦守法。 王某。(王安石。古人作文起稿,写到自己的名字,往往只作某”,或在某”上冠姓,以后誊写时才把姓名写出。根据书稿编的文集,也常保留某”的字样)。--宋·王安石 《游褒禅山记》 又如某人;某天;某官某(某某官(叫)某某的(人)。某,文言虚指代词。此处前一个代此人官职,后一个代他的 某mǒu ⒈代词。代替人、时、事、物等,而又不明确指出~人。~年。~县。~件事。~种东西。 ⒉谦词。相当于"我"~愿往。~之所论。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洛

  • 汉字id: 2005
  • 单词: 洛
  • 拼音: luo
  • 拼音首字母: L
  • 音调: luò
  • 繁体: 洛
  • 部首: 氵
  • 关卡: 84
  • 子关卡: 4
  • 解释: 洛〈名〉 (形声。从水,各声。本义水名。指洛水) 同本义 洛,洛水,出左冯翊归德北夷界中,东南入渭。--《说文》 北洛河。发源于陕西省定边县,东南流经志丹、洛川、蒲城等县 洛河发源于陕西省雒南县华山东麓。本作雒”。如洛神(洛水女神洛嫔);洛浦(洛水之滨。传说这里是洛神出没处) 洛阳的简称 洛luò ⒈洛河,在陕西省。 ⒉洛水〈古〉作"雒"。源出陕西省洛南,向东流经河南省入黄河。 ⒊洛阳市,在河南省。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榆

  • 汉字id: 2006
  • 单词: 榆
  • 拼音: yu
  • 拼音首字母: Y
  • 音调: yú
  • 繁体: 榆
  • 部首: 木
  • 关卡: 84
  • 子关卡: 4
  • 解释: 榆〈名〉 榆树 榆,白枌。--《说文》。按,榆皮色赤,其白者为枌也。荚可食,亦可为酱。 堇萱枌榆。--《礼记·内则》 我决起而飞抢榆枋。--《庄子·逍遥游》 落叶乔木,叶卵形,花有短梗,木材可供建筑或制器械、家具等。如榆枋(借喻见识浅陋;也指眼界狭小);榆荚(古代钱币名称,汉代铸造) 榆yú榆树,落叶乔木。花小,早春开放。果实外壳有膜质的翅,叫"榆夹"或"榆钱"。果实可吃或作饲料。木材坚硬可供建筑或制器物。树皮纤维可代麻用。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畔

  • 汉字id: 2007
  • 单词: 畔
  • 拼音: pan
  • 拼音首字母: P
  • 音调: pàn
  • 繁体: 畔
  • 部首: 田
  • 关卡: 84
  • 子关卡: 4
  • 解释: 畔〈名〉 (形声。从田,半声。本义田界) 同本义 畔,田界也。--《说文》。段玉裁注田界者,田之竟处也。”按,一户百亩,百亩有界。 如农之有畔。--《左传》 修其疆畔。--《国语·周语》 界限;疆界 吟泽畔之江滨。--《楚辞·逢纷》 江河之畔无隐夫。--《楚辞·愍命》 又如畔岸(边际;范围限制);畔涯(边际);畔衅(边界争端);畔际(界限;边际);畔界(疆界) 被发行吟泽畔。--《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又如湖畔;河畔;路畔 边,旁边 牧羊于道 畔pàn ⒈田界。 ⒉边,侧河~。屋~。 ⒊〈古〉通"叛"。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帐

  • 汉字id: 2008
  • 单词: 帐
  • 拼音: zhang
  • 拼音首字母: Z
  • 音调: zhànɡ
  • 繁体: 帳
  • 部首: 巾
  • 关卡: 84
  • 子关卡: 4
  • 解释: 帐 (形声。从巾,长声。巾,麻丝织品。本义篷帐,有顶的篷帐) 同本义 帐,帱也。--《说文》 帱谓之帐。--《尔雅》 在上曰帐,在旁曰帷,禅帐曰帱。--《何承天纂要》 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即其帐中斩宋义头。--《史记·项羽本纪》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唐·高适《燕歌行》 又如帷帐(帷是四周相围而无顶的篷帐;帐是有顶的篷帐);帐具(陈列帷帐入筵。指备膳、帷帐和膳具);帐门(篷帐的出入口);帐下(营帐中;将帅的部下);帐内(军幕中的将佐) 帐(帳)zhàng ⒈用布、纱、尼龙等做成的帷幕~幕。篷~。蚊~子。特指军用帷幕营~。攻入~中。 ⒉钱财出入的记载记~。现金日记~。 ⒊登记账目、户籍的本子或单子~簿。一本~。户籍~。一篇~单。 ⒋债务欠~。收~。赖~。不认~(〈喻〉不承认自己说过的话或做过的事)。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魂

  • 汉字id: 2009
  • 单词: 魂
  • 拼音: hun
  • 拼音首字母: H
  • 音调: hún
  • 繁体: 魂
  • 部首: 鬼
  • 关卡: 84
  • 子关卡: 5
  • 解释: 魂 (形声。从鬼,云声。本义灵魂,古人想象的能离开人体而存在的精神) 同本义 魂,阳气也。--《说文》 人生始化为魄,既生魄,阳曰魂。--《左传·昭公七年》 聊乐我魂。--《韩诗·出其东门》 魂者,精气也。--《论衡·纪妖》 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易·系辞》 随神而来往者谓之魂。--《灵枢经》 魂去尸长留。--《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魂悸以魄动。--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又如魂识(心灵;魂灵);魂气(灵魂);魂骸(死者的灵魂和躯体);魂质(灵魂和实体) 精神,神志 魂hún迷信说法,所谓"离开肉体而存在的精神"死后没有~魄。~飞魄散(吓得魂魄都飞散了。形容极端惊恐)。 ①人的精神、意识等活动不能出卖自己的灵~。 ②事物最精粹最主要的部分教师是人类灵~的工程师。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缕

  • 汉字id: 2010
  • 单词: 缕
  • 拼音: lv
  • 拼音首字母: L
  • 音调: lǚ
  • 繁体: 縷
  • 部首: 纟
  • 关卡: 84
  • 子关卡: 5
  • 解释: 缕 (形声。从糸,表示与线丝有关。娄声。本义麻线) 同本义 缕,线也。--《说文》。段注凡蚕者为丝,麻者为缕。” 麻缕丝絮轻重同,则贾相若。--《孟子·滕文公上》 有布缕之征。--《孟子》。注紩铠甲之缕也。”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苏轼《赤壁赋》 或断绝众缕,绕带手腕。--《潜夫论·俘侈》 又如缕綦(用线织綦);缕緕(用各色不同的线缕成其文采) 泛指细而长的东西,线状物 汉氏诸陵无不发掘,乃至烧取玉匣金缕。--《三国志·文帝纪》 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冯延己《鹊踏枝》 又如缕子 缕(縷)lǚ ⒈线千丝万~。  ⒉详尽地,一条一条地~陈。~析。 ⒊量词两~麻线。三~炊烟。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幽

  • 汉字id: 2011
  • 单词: 幽
  • 拼音: you
  • 拼音首字母: Y
  • 音调: yōu
  • 繁体: 幽
  • 部首: 幺
  • 关卡: 84
  • 子关卡: 5
  • 解释: 幽〈动〉 同本义 幽,隐也。--《说文》。段注幽,从山,犹隐从阜,取遮蔽之意。” 昆仑旁薄幽。--《太玄·中》。注隐也。” 雍遏不通曰幽。--《周书·谥法》 以致其幽。--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退隐;潜藏 幽居而不淫。--《礼记》 南阳之弊幽。--《战国策》 又如幽隐(隐居的贤才);幽士(幽子,幽人。幽隐之人;隐士);幽女(隐居无偶的女子) 囚禁 公侯失礼则幽。--《荀子·王霸》。杨倞注幽,囚也。” 栾书中行偃劫而幽之。--《吕 幽yōu ⒈僻静,阴暗,深暗~暗。~林。~谷。〈引〉隐藏,隐蔽~居。~会。 ⒉雅致,沉静~静。~美。~雅。青城天下~(青城山,在四川省都江堰市)。 ⒊禁闭,囚拘~禁。身~囹圄之中。 ⒋迷信的人所说的阴间虚构~冥。瞎说九~。 ⒌ ⒍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