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星球
  • «
  • 1
  • 2
  • ...
  • 220
  • 221
  • 222
  • 223
  • 224
  • 225
  • 226
  • ...
  • 246
  • 247
  • »

膛

  • 汉字id: 2222
  • 单词: 膛
  • 拼音: tang
  • 拼音首字母: T
  • 音调: tánɡ
  • 繁体: 膛
  • 部首: 月
  • 关卡: 93
  • 子关卡: 4
  • 解释: 膛〈名〉 (形声。从肉,堂声。本义胸腔) 同本义 休便要斩首开膛。--纪君祥《赵氏孤儿》 又如开膛(剖开胸腔) 器物中空的部分 膛音,膛音儿 这老人虽已年过半百,但讲话膛音很大,底气十足 膛子 膛táng ⒈胸腔,体腔胸~。开~破肚。 ⒉器物的中空部分灶~。炮~。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搀

  • 汉字id: 2223
  • 单词: 搀
  • 拼音: chan
  • 拼音首字母: C
  • 音调: chān
  • 繁体: 攙
  • 部首: 扌
  • 关卡: 93
  • 子关卡: 4
  • 解释: 搀 (形声。从手,毚)声。本义扶,牵挽) 同本义 混杂;搀和 搀 chān ①搀扶让我~你一把。 ②把一种东西混入另一种东西里~沙子、~假。 【掺兑】把成分不同的东西混合在一起把白面和玉米面~在一起蒸丝糕。 搀(攙)chān ⒈挽,牵扶~扶。手~手。~着老大娘走人行道。 ⒉混合~杂。~点糖。不能~沙子。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祭

  • 汉字id: 2224
  • 单词: 祭
  • 拼音: ji
  • 拼音首字母: J
  • 音调: jì
  • 繁体: 祭
  • 部首: 示
  • 关卡: 93
  • 子关卡: 4
  • 解释: 祭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牲肉;左边是又”(手);中间象祭桌。表示以手持肉祭祀神灵。古人杀牲,一是为自己吃,再就是常把牲肉放在祭台上,祭”字就是有酒肉的祭祀, 即牲祭。本义祭祀) 同本义 祭,祀也。--《说文》 祭之为言索也。--《说苑·权谋》 祭者,荐其时也,荐其敬也,荐其美也,非享味也。--《谷梁传·成公十七年》 无牲而祭曰荐,荐而加牲曰祭。--《公羊传·桓公八年》注 祭者,所以追养继孝也。--《礼记·祭统》 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论语·乡党》 以灵鼓鼓社祭。--《 祭jì ⒈〈表〉对死者追悼、敬意的仪式~奠。清明节~烈士。 ⒉迷信者供奉鬼神的活动~财神,~天~地等等,都是哄己骗人。 祭zhài 1.古国名。姬姓。始封之君为周公之子。原为畿内之国,后东迁,在今河南省郑州市东北。 2.姓。东汉有祭遵。见《后汉书》本传。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奠

  • 汉字id: 2225
  • 单词: 奠
  • 拼音: dian
  • 拼音首字母: D
  • 音调: diàn
  • 繁体: 奠
  • 部首: 大
  • 关卡: 93
  • 子关卡: 5
  • 解释: 奠 (象形。金文字形,上面是酋”(即酒”),下面象放东西的基物。本义设酒食以祭) 同本义。特指初死时的备供品敬礼 奠,置祭也。--《说文》 于以奠之。--《诗·召南·采蘯》 共其奠牛。--《周礼·牛人》。注丧所荐馈曰奠。” 舍奠于其庙。--《礼记·祭统》。注非时不而祭曰奠。” 故既奠。--《礼记·郊特牲》。注谓荐熟时也。” 有司以几宴舍奠于其墓。--《礼记·檀弓》 奠汝又不见汝食。--清·袁牧《祭妹文》 又如祭奠(为死者举行仪式,表示追念);奠馔(置食物以祭 奠 diàn ①对死者陈设祭品表示悼念。 ②奠定~基。 【奠定】建立、打下(基础)~事业的基础。 奠dìng 1.存放食物。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赵

  • 汉字id: 2226
  • 单词: 赵
  • 拼音: zhao
  • 拼音首字母: Z
  • 音调: zhào
  • 繁体: 趙
  • 部首: 走
  • 关卡: 93
  • 子关卡: 5
  • 解释: 赵 (形声。从走,肖声。本义快走) 同本义 趙,趋趙也。--《说文》 趙,及也。--《广雅》 天子北征,赵行囗舍。--《穆天子传》。郭璞注赵,犹超腾。” 字亦作踴” 简惰跳踴般纷絮兮。--傅毅《舞赋》 踴,跳也。字之作逍。--《埤仓》 赵 古国名 周穆王封造父于赵,故址在今山西省赵城县西南 战国七雄之一。在今山西北部、河北西部和南部一带 赵将括。(赵国的将军赵括。)--汉·刘向《列女传》 遗赵王书。--《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赵王于是遂遣。 赵主之子孙。--《战国策·赵策 赵(趙)zhào周代诸侯国名。战国七雄之一。在今陕西东北部,山西中部、北部及河北西南部一带窃符救~。 赵diào 1.锄地铲草。 2.通"掉"。参见"赵缭"。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璧

  • 汉字id: 2227
  • 单词: 璧
  • 拼音: bi
  • 拼音首字母: B
  • 音调: bì
  • 繁体: 璧
  • 部首: 玉
  • 关卡: 93
  • 子关卡: 5
  • 解释: 璧 (形声。从玉,辟声。本义平而圆,中心有孔的玉) 同本义 璧,瑞玉环也。--《说文》 肉倍好谓之璧。--《尔雅·释器》。注肉边好孔。玉人,璧好三寸。” 璧者,方中圆外。--《白虎通》 宏璧。--《书·顾命》。郑注大璧,度尺二寸。” 以苍璧礼天。--《周礼·大宗伯》 如圭如璧。--《诗·卫风·淇奥》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相如奉璧奏秦王。 又如璧不可以防寒(比喻物品虽然贵重,但无实际的用处);璧雍(璧堂。古代天子所设的太学。外形 璧 bì扁平、圆形、中间有孔的玉白~。 【璧还】敬辞。用于归还别人原物或辞谢赠品。 【璧谢】敬辞。退还原物,并表示感谢(多用于辞谢赠品)。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召

  • 汉字id: 2228
  • 单词: 召
  • 拼音: zhao
  • 拼音首字母: Z
  • 音调: zhào
  • 繁体: 召
  • 部首: 口
  • 关卡: 93
  • 子关卡: 5
  • 解释: 召 (形声。从口,刀声。本义呼唤) 召唤。用言语叫人来 召,呼也。从口,刀声。以言曰召,以手曰招。--《说文》 召,呼也。--《广雅·释诂二》 召有司。--《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召赵御吏。 大府召视儿。--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亦召供奉。--宋·王谠《唐语林·雅量》 又如召呼(呼唤;通知;交代);召致(使之至;唤来) 招致 故言有召祸也,行有招辱也。--《荀子·劝学》 召武受辞。--《汉书·李广苏建传》 收召后学。--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召闹取怒。 又如召引(招引;引导); 召shào ⒈姓。 召zhào ⒈呼唤,招致~呼。~唤。~见。~集∨~。~之即来。~过。~祸。感~。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诺

  • 汉字id: 2229
  • 单词: 诺
  • 拼音: nuo
  • 拼音首字母: N
  • 音调: nuò
  • 繁体: 謟
  • 部首: 讠
  • 关卡: 93
  • 子关卡: 6
  • 解释: 诺 (形声。从言,若声。本义表示) 同本义(一般用于上对下、尊对卑或平辈之间,卑对尊用谨诺” 诺,应也。--《说文》。按,应词也。缓应曰诺,疾应曰唯。 莫敢不诺。--《诗·鲁颂·閟宫》 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战国策·赵策四》 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战国策·齐策》 又如诺诺(连声应诺);诺唯(应诺);诺许(许诺;应允) 古时批字于公文之尾,表示许可叫诺”,犹今签字 是谁画诺谁传诏,一纸明贻万国羞!--清·黄遵宪《述闻》 诺贝尔 诺nuò ⒈答应,应允~言。 ⒉答应声,〈表〉同意~~连声。唯唯~~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怯

  • 汉字id: 2230
  • 单词: 怯
  • 拼音: qie
  • 拼音首字母: Q
  • 音调: qiè
  • 繁体: 怯
  • 部首: 忄
  • 关卡: 93
  • 子关卡: 6
  • 解释: 怯 (形声。从心,去声。《说文》本从犬。本义胆小,畏缩) 同本义 持节不恐谓之勇,反勇为怯。--《贾子道术》 怯者不得独退。--《孙子·军事》 五不行,示赵弱且怯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又如怯怯乔乔(战战兢兢);怯壳儿(怯坎儿,怯条子。土气,没有见过大世面的人);怯症(胆怯);胆怯(胆小;畏缩);羞怯(羞涩胆怯) 土气 怕人说他怯,笑他不开眼。--《负曝闲谈》 虚弱 一来我们身小力怯,着甚来由吃挨吃搅。--《京本通俗小 怯qiè ⒈胆小,畏惧,跟"勇"相对~懦。胆~。 ⒉俗气,见识浅,不合时宜露~。衣着有些~。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瑟

  • 汉字id: 2231
  • 单词: 瑟
  • 拼音: se
  • 拼音首字母: S
  • 音调: sè
  • 繁体: 瑟
  • 部首: 王
  • 关卡: 93
  • 子关卡: 6
  • 解释: 瑟〈名〉 (指事。从珡,必声。本义 古代拨弦乐器。形似古琴,每弦一柱,但无征位) 瑟,庖牺所作弦乐也。--《说文》 大瑟小瑟。--《礼记·明堂位》 大瑟谓之灑。--《尔雅》。注二十七弦。世本,疱牺作五十弦。黄帝使素女鼓瑟。哀不自胜,乃破为二十五弦。” 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又如调瑟(调准瑟弦的音);琴瑟(琴与瑟) 古水名 瑟sè ⒈拨弦乐器之一,一般有二十五根弦。 ⒉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