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星球
  • «
  • 1
  • 2
  • ...
  • 227
  • 228
  • 229
  • 230
  • 231
  • 232
  • 233
  • ...
  • 246
  • 247
  • »

庞

  • 汉字id: 2292
  • 单词: 庞
  • 拼音: pang
  • 拼音首字母: P
  • 音调: pánɡ
  • 繁体: 龐
  • 部首: 广
  • 关卡: 96
  • 子关卡: 3
  • 解释: 庞 (形声。从广,龙声。广,象高屋形。本义高屋) 同本义 庞,高屋也。--《说文》。段玉裁注谓屋之高者也,故字从广。” 脸盘 姓。如庞德(三国魏南安人。字令明。初从马腾,后败降曹操,封关门亭侯);庞涓(战国时魏将。曾与孙膑同学兵法于鬼谷子) 庞 多而杂乱的 邑居庞杂,号为难理。--《旧唐书·李勉传》 又如庞杂;庞鸿(天地元气浑成未分,宇宙浑然一体的样子);庞眉(眉毛又粗又黑) 高大 湛恩庞洪。--《汉书·司马相如传》。注厚大也。 庞(龐、龎)páng ⒈大,高大~大。~然大物。 ⒉多而杂乱~杂。 ⒊脸盘面~。 庞lóng 1.充实。参见"庞庞"。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烘

  • 汉字id: 2293
  • 单词: 烘
  • 拼音: hong
  • 拼音首字母: H
  • 音调: hōnɡ
  • 繁体: 烘
  • 部首: 火
  • 关卡: 96
  • 子关卡: 4
  • 解释: 烘〈动〉 (形声。从火,共声。本义烧,焚烧) 同本义 烘,燎也。--《尔雅·释言》 卬烘于歮。--《诗·小雅·白华》 又如烘眼(角膜炎之类的眼病,俗称红眼”);烘焰(光焰);烘腾腾(火旺盛貌) 烤干;烤热 衬托;渲染 映照 用同哄”。人同时发出声音 烘hōng ⒈烤干、烤热或向火取暖~衣服。~面包。~火。 ⒉衬,渲染~托。~云托月。 ⒊迭用。〈表〉加强语气热~ ~。闹~ ~。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烤

  • 汉字id: 2294
  • 单词: 烤
  • 拼音: kao
  • 拼音首字母: K
  • 音调: kǎo
  • 繁体: 烤
  • 部首: 火
  • 关卡: 96
  • 子关卡: 4
  • 解释: 烤〈动〉 (形声。从火,考声。本义用火烘熟或烤干) 同本义 暴晒 炙热的阳光烤着他瘦长的身子。--巴金《将军集》 烤kǎo ⒈用火把东西烘干或烘熟~烟。~鸭。 ⒉靠近火取暖~火。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韵

  • 汉字id: 2295
  • 单词: 韵
  • 拼音: yun
  • 拼音首字母: Y
  • 音调: yùn
  • 繁体: 韻
  • 部首: 音
  • 关卡: 96
  • 子关卡: 4
  • 解释: 韵 (形声。从音,员(匀)声。本义和谐悦耳的声音) 同本义 余韵徐歇。--宋· 苏轼《石钟山记》 短笛无声,寒砧不韵。--《西游记》 又如韵悠悠(声音悠扬) 归本于喉的音。即语音学所称的韵母 诗赋中的韵脚或押韵的字 气韵;风度 韵 风韵雅致 美,标致 韵(韻)yùn ⒈和谐悦耳的声音琴~悠扬。 ⒉字音中声母以外的,字音中后面的部分~母。押~。 ⒊诗歌、辞赋等的韵脚异声相从谓之和,同声相应谓之~。 ⒋风度,风致~度。风~。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勤

  • 汉字id: 2296
  • 单词: 勤
  • 拼音: qin
  • 拼音首字母: Q
  • 音调: qín
  • 繁体: 勤
  • 部首: 力
  • 关卡: 96
  • 子关卡: 4
  • 解释: 勤〈动〉 (形声。右形,左声。本义劳累,劳苦) 尽力多做,不断地做 勤,劳也。--《说文》 文王既勤止。--《诗·周颂·赍》 勤者,有事则收之。--《礼记·玉藻》。注执劳辱之事也。” 厥父母勤劳稼穑。--《书·天逸》 何勤子屠母,而死兮竟地?--《楚辞·天问》 会数而礼勤。--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勤且艰若此。--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忧勤国事。--《明史》 好学而不勤问。--《国语·晋语》 四体不勤。--《论语·微子》 勤而无所。--《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以贪勤民 勤qín ⒈努力,尽力,跟"懒"相对~快。~奋。~学苦练。~俭节约。~劳致富。 ⒉劳,辛苦,跟"逸"相对~劳。业精于~。四体不~,五谷不分。 ⒊经常,次数多~看书报。来往很~。"廑"另见"仅(廑)"。 ⒋按规定时间工作或劳动出~。考~。 ⒌公务或杂务工作外~。值~。~务。 ⒍周到,尽心殷~款待。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勉

  • 汉字id: 2297
  • 单词: 勉
  • 拼音: mian
  • 拼音首字母: M
  • 音调: miǎn
  • 繁体: 勉
  • 部首: 力
  • 关卡: 96
  • 子关卡: 5
  • 解释: 勉 (形声。从力,免声。本义力所不及而强作) 同本义 勉,彊也。--《说文》 丧事不敢不勉。--《论语·子罕》 曰勉升降以上下兮。--《楚辞·离骚》 勉力不时。--《荀子·天论》 又如勉意(勉强;勉为其难) 尽力,用尽所有力量 尔其勉之。--《左传·昭公二十年》。注谓努力。” 愿子勉为寡人治之。--《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史记·魏公子列传》 知力耕可以得谷,勉贸可以得货。--《论衡》 又如勉勉(努力的样子);勉旃(努 勉miǎn ⒈尽力,努力勤~。奋~。 ⒉鼓励,使人努力~励。互助互~。 ⒊力量不够,还尽力去做~力为之。~为其难。 ⒋ ①力量不够,还尽力去做~强支持。 ②大致可以,还有不足~强及格。 ③不是甘心情愿~强去做。 ④不得已的迁就~强答应。 ⑤将就,凑合~强使用。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吻

  • 汉字id: 2298
  • 单词: 吻
  • 拼音: wen
  • 拼音首字母: W
  • 音调: wěn
  • 繁体: 脀
  • 部首: 口
  • 关卡: 96
  • 子关卡: 5
  • 解释: 吻 (形声。从口,勿声。本义嘴唇) 同本义 吻,唇两角头边也。--《华严经音义》 黄吻澜漫赤。--左思《娇女诗》 遂鼓吻奋爪以向先生。--马中锡《中山狼传》 又如接吻;亲吻 嘴;口 使人之吻助己言谈。--《墨子·尚同中》 又如吻舌(吻唇。口和舌);吻吮(用口吹奏);吻流(利口之辈);吻创(口疮);吻翰(口与笔);吻噤(闭口);吻儒(善谑利口的儒生) 语气;口气 指鸱吻。古建筑屋脊两端的装饰物 其制设吻者为殿,无吻者不为殿矣。--宋 吻(脗)wěn ⒈嘴唇接~。 ⒉用嘴唇接触〈表〉喜爱~ ~孩子的脸。 ⒊某些动物头端的突出部分或口器。 ⒋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施

  • 汉字id: 2299
  • 单词: 施
  • 拼音: shi
  • 拼音首字母: S
  • 音调: shī
  • 繁体: 施
  • 部首: 方
  • 关卡: 96
  • 子关卡: 5
  • 解释: 施 (形声。从,也声。本指旗帜) 旗飘动 旖施,柔顺摇曳之貌。--《说文》朱骏声通训定声 施,旗貌。--《说文》 旖旎(施)从风。--《史记·司马相如传》。索隐犹阿那也。” 假借为吔”。给,给予。引申为施舍 施,予也。--《广雅》 德施普也。--《易·乾》。释文与也。” 施其功事。--《周礼·内宰》。注赋也。” 齐侯好示务施。--《国语·晋语》。注惠也。” 旅有施舍。--《左传·宣公十二年》 王施舍不倦。--《左传·昭公十九年》 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图。--《玉台新咏·古诗为焦 施shī ⒈实行,展示,发挥~行。~展。~工。把本领~出来。 ⒉用上,加上~用。~肥。略~丹粉。 ⒊给予~礼。~遗(遗赠送)。 ⒋ 施yí 1.邪。 2.谓太阳西斜。 3.逶迤斜行。 4.大尺名。 施yì 1.延续;延伸。 2.移易;改变。 施shǐ 1.弃置,忘却。 2.解除。 3.宽缓。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挠

  • 汉字id: 2300
  • 单词: 挠
  • 拼音: nao
  • 拼音首字母: N
  • 音调: náo
  • 繁体: 撓
  • 部首: 扌
  • 关卡: 96
  • 子关卡: 5
  • 解释: 挠 (形声。从手,尧声。本义扰乱) 同本义 挠,扰也。--《说文》 挠乱百度。--《国语·吴语》。韦昭注挠,扰也。” 挠乱国家,几危社稷。--《汉书·王莽传上》。颜师古注挠,扰也。” 民以法难犯上,而上以法挠慈仁。--《韩非子·八经》 匈奴之众易挠乱也。--《汉书·晁错传》 挠以军法。--宋·苏轼《教战守》 又如挠乱(搅乱;扰乱);挠滑(惑乱,扰乱);挠正(扰乱正气);挠动(扰乱骚动) 搅,搅动 挠,搅也。--《声类》 手挠顾指。--《庄子·天地》。释文动也。” 挠乱百度。--《国语·吴语》 挠(撓)náo ⒈搅,搅动,扰乱~乱。阻~。 ⒉弯曲,屈服贞而不~。百折不~。 ⒊抓,搔~痒。 挠rào 1.缠绕。 2.船桨。 挠xiāo 1.见"挠挑"。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庸

  • 汉字id: 2301
  • 单词: 庸
  • 拼音: yong
  • 拼音首字母: Y
  • 音调: yōnɡ
  • 繁体: 庸
  • 部首: 广
  • 关卡: 96
  • 子关卡: 6
  • 解释: 庸 (会意。小篆字形。从用,从庚。庚更”同音,表更换。先做某事,然后更换做别的事。本义用;需要) 同本义 庸,用也。--《说文》 畴咨若时登庸。--《书·尧典》 我生之初,尚无庸。--《诗·王风·兔爰》 齐子庸止。--《诗·齐风·南山》 靖潜庸回。--《左传·文公十八年》 庸動长老。--《国语·周语中》 请始无庸战。--《国语·越语上》 常与否定副词无”、勿”、弗”连用 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书·大禹谟》 我无庸去,只是教阁下个至良极美的法则。--《礼记》 又如无庸讳言; 庸yōng ⒈常,平常的~行之谨。~言之信。 ⒉平凡,不高明的平~。~医。~俗。~人自扰。~碌无能。 ⒊用无~讳言。 ⒋岂,怎么,难道~可弃乎?虽得贤,~必能用之乎? ⒌〈古〉功劳~绩。 ⒍〈古〉受雇佣,出卖劳动力的人~耕。~工。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