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
- 汉字id: 451
- 单词: 旁
- 拼音: pang
- 拼音首字母: P
- 音调: pánɡ
- 繁体: 旁
- 部首: 方
- 关卡: 19
- 子关卡: 5
- 解释: 旁 bang
(古通傍”)
依傍;依附
匈奴大发十余万骑,南旁塞至符奚庐山。--《汉书·赵充国传》
又如旁沿(依附沿袭);旁缘(依仗)
靠近
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清·林觉民《与妻书》
引渭穿渠起长安,旁南山下,至河三百余里。--《汉书》
四时之内,飘风怒吹,或西发西洋,或东起北海,旁午交扇,无时而息。--〔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
又如旁午(将近中午);旁车(靠近车子)
依照;仿效
扬雄又旁《离骚》作重一篇,名曰《广骚》;又旁《惜诵》以下至《怀沙》一卷,名曰《畔牢愁》。--《汉书
旁páng
⒈边,侧~边。两~。~观者清。
⒉另外,其他~人。~证。
⒊歪的~门左道。
⒋广泛,普遍~征博引。
⒌〈古〉又同"傍"。
旁bàng 1.依附;靠近。 2.依照,仿效。
旁bēng 1.见"旁旁"。
旁péng 1.见"旁勃"。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优
- 汉字id: 452
- 单词: 优
- 拼音: you
- 拼音首字母: Y
- 音调: yōu
- 繁体: 優
- 部首: 亻
- 关卡: 19
- 子关卡: 5
- 解释: 优
(形声。从人,尤声。本义古代表演乐舞、杂戏的艺人。宋元以后,亦泛称戏曲艺人、演员)
同本义
优,饶也。一曰倡也。--《说文》。按,倡者本训,饶者假借。
陈氏鲍氏之圉人为优。--《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公之优曰施。--《国语·晋语》
信谗喜优。--《国语·越语》
优笑在前。--《国语·齐语》。注倡俳也。”
优孟。--《史记·滑稽列传》
所爱倡优巧匠之属。--《汉书·灌夫传》。注谐戏者也。”
优施曰…我优也,言无邮。”--《国语》
又如优人杂剧(乐舞戏曲);优孤(专演老年男子的优人
优(優)yōu
⒈美好。跟"劣"相对~等品。~美别致。~秀教师。~良品质。
⒉旧称演戏,也指演戏的人观~(看戏)。~伶。名~。
⒊
①从容。
②犹豫不决~柔寡断。
⒋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阴
- 汉字id: 453
- 单词: 阴
- 拼音: yin
- 拼音首字母: Y
- 音调: yīn
- 繁体: 陰
- 部首: 阝
- 关卡: 19
- 子关卡: 6
- 解释: 阴
(会意。从阜,从侌,侌亦声。阜,土山,从阜多与地形有关。简化字属会意,表示月夜笼罩山冈,很阴暗。本义山的北面,水的南面)
同本义
陰,誾也。山之北,水之南也。从阜,从侌。--《说文》
鸣鹤在阴。--《易·中孚》。按,二在兑泽之中,艮山之下,故称阴。
壜上张赤挛阴羽。--《周书·王会》
相其阴阳。--《诗·大雅·公刘》
阴竹之管。--《周礼·大司乐》
令剥阴木而水之。--《周礼·柞氏》
达于汉阴(汉水南岸)。--《列子·汤问》
洞庭之阴。--唐·李朝威《柳毅传》
阴谷皆入济
阴(陰、隂)yīn
⒈跟"阳"相对。〈古〉我国哲学家认为"阴"、"阳"是贯穿于一切事物的相互对立、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如天、火、热为"阳",地、水、寒为"阴"。又如胸为~,背为阳。如
以胸腹而言,胸在上为阳,腹在下为~。以阴阳交错的变化,说明物质世界的运动和发展。
⒉称月亮为"太阴",简称"阴"月为~。~历。
⒊暗中,凹进的,不外露的~暗角落。~文图章。~沟。~河(地下河)。
⒋云遮挡着太阳或月亮、星星~天。夕~。~雨。
⒌光线被东西遮住所造成的影子~影。树~。
⒍山的北面,水的南面居山之~『水之~。华~县,在陕西省华山之北。江~县,在江苏省长江之南。
⒎带负电的~电。~极。
⒏物体的背面碑~。
⒐诡诈,不光明正大~谋诡计。~险毒辣。
⒑女的,雌的或化验用语男为阳,女为~。~性反应。
⒒生殖器或专指女性生殖器女~。
⒓迷信者所谓"属于鬼、神的"~间、~宅等等都是虚构的。
⒔
⒕
⒖
⒗
①天气低沉郁闷。
②气氛不活跃。
③忧郁、不开朗~郁不乐。
阴yìn 1.覆荫;庇护。 2.埋藏。
阴ān 1.沉默。《书.说命上》﹕"王宅忧,亮阴三祀。"孔传﹕"阴,默也。"一说通"闇",为居丧的小屋,凶庐。见《礼记.丧服四制》"《书》曰高宗谅暗"郑玄注﹑《论语.
宪问》"《书》云高宗谅阴"杨伯峻注。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坛
- 汉字id: 454
- 单词: 坛
- 拼音: tan
- 拼音首字母: T
- 音调: tán
- 繁体: 壇
- 部首: 土
- 关卡: 19
- 子关卡: 6
- 解释: 坛〈名〉
(形声。从土,亶声。本义土筑的高台,用于祭祀、会盟等)
同本义
坛,祭坛场也。--《说文》。除地曰场,曰墠,于墠筑土曰坛。坛无不墠,而墠有不坛。
为三坛同墠。--《书·金縢》。马注坛,土堂也。”
燔柴于泰坛祭天也。--《礼记·祭法》
庄公升坛。--《公羊传·庄公十六年》
为坛而盟。--《史记·陈涉世家》
如坛宇(高台的边际。譬喻规格、界限;祭祀的坛场);坛兆(坛场。兆,坛的界限);坛域(设坛的范围。引申为界域、范围);坛户(掌管坛场财物、负责祭奠物品的人);坛坎(供祭
祀用的土台和坑穴)
像坛之物
坛(
⒈
⒉
⒊壇、
⒋壜、
⒋罎、
⒋罈)tán
⒈〈古〉用于盟誓、祭祀等的土筑高台或建筑物为~而盟。天~。登~拜将。
⒉庭院中的土台花~。〈引〉庭院腐鼠在~。
⒊指文艺、体育界或舆论阵地文~。球~。讲~。论~。
⒋肚大口小的一种陶器酒~子。泡菜~。
坛dàn 1.平坦。
坛shàn 1.厅堂。 2.庭院。 3.通"墠"。清除土地。亦泛指清除。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城
- 汉字id: 455
- 单词: 城
- 拼音: cheng
- 拼音首字母: C
- 音调: chénɡ
- 繁体: 城
- 部首: 土
- 关卡: 19
- 子关卡: 6
- 解释: 城
(会意。从土,从成,成亦声。本义城墙)
同本义
城,所以盛民也。--《说文》
城郭沟池以为固。--《礼记·礼运》
使老弱女子乘城。--《史记·田单列传》
百雉而城。--《公羊传·定公十二年》。注天子周城,诸侯轩城。”
城为保民为之也。--《谷梁传·隐公七年》
城者,可以自守也。--《墨子·七患》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唐·李白《送友人》
又如城内;城外;万里长城;城守(据城守御);城
城 chéng
①城市。
②城墙万里长~。
③城墙以内的地方西~区。
【城邦】古代奴隶制城市国家。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围农村构成。以前8世纪左右的古希腊的城邦最为典型。通常实行奴隶主的贵族政治或民主政治。
【城堡】堡垒式的小城。
【城池】城墙和护城河。也指城市。
【城府】旧指城市和官署。比喻待人接物的心机~很深、胸无~(指为人坦率)。
【城郭】泛指城市。城内城的墙。郭外城的墙。
【城隍】
①指护城河。
②道教所信奉的管理城市的神。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城门失火,用护城河里的水来救火,水干了,鱼也就死了。比喻无故受牵连而遭受祸害或损失。
【城阙】城门两侧的望楼。引申指京城、宫阙。
【城市】人口集中、具有一定规模的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聚集的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点。是历史上手工业和农业分离、阶级和国家出现时产生的。现代城市是区域政治
、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城市规划】城市各项建设发展的综合性规划。内容包括确定城市性质、规耐布局,统一规划、利用城市土地,综合部署城市经济、文化、基础设施等项建设。
【城市化】指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而引起的城镇数量增加及其规模扩大,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也包括城市建设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生活方式的变化。又称城镇化。
【城市贫民】城市中无固定职业,依靠自己劳动为生的贫苦的人。
【城下之盟】敌军兵临城下被迫签订的条约◇泛指被迫所签的屈辱性条约。
城chéng
⒈〈古〉为了防卫而建筑的高墙万里长~≮云压城~欲摧。
⒉泛指都市~郭。攻~不怕坚。美化~市。~乡交流。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国
- 汉字id: 456
- 单词: 国
- 拼音: guo
- 拼音首字母: G
- 音调: ɡuó
- 繁体: 國
- 部首: 囗
- 关卡: 19
- 子关卡: 6
- 解释: 国
(会意。从囗”,表示疆域。从或(即国”)。或”亦兼表字音。本义邦国)
周代,天子统治的是天下”,略等于现在说的全国”
国,邦也。--《说文》
以佐王治邦国。--《周礼·太宰》。注大曰邦,小曰国。”
方千里曰国畿,诅祝以叙国之信用,以资邦国之剂信。--《周礼·大司马》。注国谓王之国;邦国,谓诸侯国也。”
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左传·隐公元年》
丘也闻有国有邦者。--《论语·微子》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左传·庄公十年》
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汉·贾谊《
国(國、囯)guó
⒈国家爱~。~营。建设祖~。
①它是一个或一些阶级压迫另外的阶级的工具,是暴力的机器。主要由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组成。
②一个国家独有的占领区域。
⒉属于本国的~旗。~徽。~产品。
⒊地区北~风光。
⒋京城,首都~门。~都。
⒌〈古〉我国诸侯或王侯的封地楚~。齐~。秦~。
⒍
⒎
⒏
⒐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图
- 汉字id: 457
- 单词: 图
- 拼音: tu
- 拼音首字母: T
- 音调: tú
- 繁体: 坉
- 部首: 囗
- 关卡: 20
- 子关卡: 1
- 解释: 图
(会意。从囗,从啚。囗,表示范围。啚,鄙”的本字,表示艰难∠起来表示规划一件事,需慎重考虑,相当不容易。本义谋划,反复考虑)
同本义
图,画计难也。--《说文》
是究是图。--《诗·小雅·常棣》。传谋也。”
君与臣图事。--《仪礼·聘礼》
君不图与。--《公羊传·庄公十三年》
而天下可图也。--《战国策·秦策》
又如试图(打算);图计(谋划)
图谋;谋取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左传·僖公三十年》
举其一不计其十,究其旧不图其
图(坉)tú
⒈画画影~形。彩色~之。
⒉用绘画表现出来的形象~画。~表。蓝~。插~。地~。
⒊谋划,打算宏~。企~。
⒋谋取,希望得到~谋。~强。~名~利。
⒌
号叫"图腾"。有的氏族将图腾作为禁忌物,动、植物图腾则禁杀禁吃。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申
- 汉字id: 458
- 单词: 申
- 拼音: shen
- 拼音首字母: S
- 音调: shēn
- 繁体: 申
- 部首: 田
- 关卡: 20
- 子关卡: 1
- 解释: 申〈动〉
同本义;约束
申,束身也。--《说文》
约车申辕。--《淮南子·原道》。注束也。”
畏忌自申。--《汉书·韦元成传》。注言自约束也。”
勒兵申教令。--《汉书·元帝纪》
朱绿带申加大带于上。--《礼记·杂记》
申体防以自持。--曹植《洛神赋》
又如申束(约束)
舒展。通伸”。伸展,伸张
形可劫而使诎申。--《荀子·解蔽》
大夫执圭而使,所以申信也。--《礼记·郊特牲》
咎犯申其左臂而诎五指。--《说苑·正谏》
行止屈申,与时息兮。--班超《北征赋》
又如申张(伸张;扩大
申shēn
⒈地支的第九位。也用作次序第九。
⒉
⒊陈述,表白~述。~诉。~明。~辩。
⒋告诫三令五~。
⒌上海市的简称。
⒍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匹
- 汉字id: 459
- 单词: 匹
- 拼音: pi
- 拼音首字母: P
- 音调: pǐ
- 繁体: 匹
- 部首: 匚
- 关卡: 20
- 子关卡: 1
- 解释: 匹
(会意。据金文,象以山崖的凹凸不平来比喻布的摺皱。本义中国古代计算布帛的单位,四丈为匹)
量词。用于纺织品或缧马等
匹,四丈也。--《说文》
遂成丈匹。--《后汉书·列女传》
半匹红绡一丈绫。--唐·白居易《卖炭翁》
又如匹练(一匹白绢);匹帛(泛指纺织品);匹段(泛指丝织品)
志同道合的人;伴侣;配偶
常以鳏旷多感,或谋新匹。--李朝威《柳毅传》
又如匹夫匹妇(指平民男女。泛指常人);匹夫小谅(指老百姓所抱守的小节小信);匹夫沟渎(拘守普通人的小信小节);匹群(犹伴侣,伙伴);匹双(匹偶,配偶)
匹pǐ
⒈相当,相等,相配~敌。~配(又指婚姻)。
⒉单独~马单枪。
⒊量词两~马。三~布。
⒋[匹夫]
①封建社会里指平民中的男子。也泛指普通人天下兴亡,~夫有责。
②指无学问、无见识的人~夫之辈。
匹pì 1.比如,比方。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互
- 汉字id: 460
- 单词: 互
- 拼音: hu
- 拼音首字母: H
- 音调: hù
- 繁体: 互
- 部首: 二
- 关卡: 20
- 子关卡: 1
- 解释: 互
(象形。是一种绞绳用的工具。本义绞绳用的工具)
同本义
段玉裁注今绞绳者尚有此器。从竹,象形,谓其物象工字;中象人手推握也。”
差错
各有乘互。--陆法言《切韵序》
古代挂肉的木架
共其牛牲之互。--《周礼·牛人》。郑玄注互,若今屠家县肉格。”
置互摆牲。--《文选·张衡·西京赋》
门,巷门
甲壳动物的总称
互
交替;相互
互,交互。
互hù
⒈彼此~助~爱。~相关怀。~教~学。
⒉交错,交替~生(植物每节长出一个叶子,交替地各生在一边)。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