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星球
  • «
  • 1
  • 2
  • ...
  • 78
  • 79
  • 80
  • 81
  • 82
  • 83
  • 84
  • ...
  • 246
  • 247
  • »

伟

  • 汉字id: 801
  • 单词: 伟
  • 拼音: wei
  • 拼音首字母: W
  • 音调: wěi
  • 繁体: 偉
  • 部首: 亻
  • 关卡: 34
  • 子关卡: 3
  • 解释: 伟 (形声。从人,韦声。本义高大;壮美) 同本义 伟,大也。--《华严经音义》引珠丛 猗欤伟欤!--《文选·汉武帝·贤良诏》 身长八尺,容貌甚伟。--《三国志·诸葛亮传》 风骨伟岸。--《宋史·韩世宗传》 庞然修伟。--《聊斋志异·促织》 应元伟躯干。--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又如伟干长躯(身材高大、魁梧);伟木(高大的树);伟干(魁梧的身躯);伟美,伟秀(魁梧英俊);伟悍(魁梧勇猛);伟貌(体貌魁梧);伟壮(魁梧壮大);伟状(状貌魁伟);伟丈夫(有 抱负有作为的男子汉;身体魁梧的男子) 奇异 伟 伟(偉)wěi大,高大,壮美,盛大~大。雄~。容貌甚~。丰功~绩。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烁

  • 汉字id: 802
  • 单词: 烁
  • 拼音: shuo
  • 拼音首字母: S
  • 音调: shuò
  • 繁体: 爍
  • 部首: 火
  • 关卡: 34
  • 子关卡: 3
  • 解释: 烁 (形声。从火,乐声。本义发光的样子) 同本义 中夜有大流星长数丈,光烁如电。--《新唐书·天文志》 热;烫;烤灼 烁 摇曳;闪烁 其外浅处,紫碧浮映,日光所烁也。--《徐霞客游记》 通铄”。销熔 烁金以为刃。--《周礼·考工记·总敍》 众口烁金。--《国语·周语》 又如烁金(熔化金属;另指伤人的谗言) 烁(爍)shuò发光的样子闪~。光~如闪电。 烁luò 1.见"爆烁"。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辉

  • 汉字id: 803
  • 单词: 辉
  • 拼音: hui
  • 拼音首字母: H
  • 音调: huī
  • 繁体: 輝
  • 部首: 车
  • 关卡: 34
  • 子关卡: 3
  • 解释: 辉 (形声。从光。军声。本义光;光辉) 同本义 煇,光也。--《说文》 庭燎有煇。--《诗·小雅·庭燎》 故德煇动于内。--《礼记·乐记》 观国之煇。--《汉书·韦玄成传》 又如辉辉(光耀的样子);辉烂(光辉灿烂);辉风(光辉的风范);辉容(光辉的仪容) 晨光 朝旦为辉,日中为光。--《三国志·魏志》 辉 产生光彩;照耀 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陆机《文赋》 又如辉丽(照亮);辉张(发扬光大);辉焕(照耀,映照) 辉(輝、煇)huī ⒈闪耀的光彩光~。彩霞余~$霓扬~。 ⒉照耀~映。星月交~。 辉yùn 1.日月周围的光气。 辉hún 1.赤色。参见"辉辉"。 辉xūn 1.熏灼。 辉xuàn 1.古代制造皮鼓之吏。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煌

  • 汉字id: 804
  • 单词: 煌
  • 拼音: huang
  • 拼音首字母: H
  • 音调: huánɡ
  • 繁体: 煌
  • 部首: 火
  • 关卡: 34
  • 子关卡: 3
  • 解释: 煌 (形声。从火,皇声。皇”亦兼表字义。本义光明;光亮) 同本义 煌,煌煇也。--《说文》 煌,光也。--《苍颉篇》 煌光驰而星流。--《东京赋》 煌然而成篇谓之篇。--姚华《论文后编》 又如煌煌烨烨(明亮光辉。形容火势旺盛);煌熠(光明灿烂);煌荣(辉煌);煌荧(闪耀);煌熠(辉耀);煌耀(辉煌) 有火光的,闪耀的 煌,火状。--《广韵·唐韵》 煌huáng ⒈明亮辉~的灯火。明星~ ~。 ⒉鲜明~ ~荧荧,夺人目精(精通"睛")。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色

  • 汉字id: 805
  • 单词: 色
  • 拼音: se
  • 拼音首字母: S
  • 音调: sè
  • 繁体: 色
  • 部首: 色
  • 关卡: 34
  • 子关卡: 4
  • 解释: 色〈名〉 (会意。甲骨文中象一个人驮另一个人,仰承其脸色。本义脸色) 同本义 色,颜气也。--《说文》 五气五色。--《周礼·疾医》 其色必寿。--《素问·三部九侯论》 形体色理以目异。--《荀子·正名》 载色载笑。--《诗·鲁颂·泮水》 又 太后之色少解。--《战国策·赵策》 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史记·魏公子列传》 我言若,王色不许我。--《史记·商君列传》 故以声声怖之。--《资治通鉴》 又如面色(脸上的气色);色喜(脸上显出欢喜之色);色笑(开颜欢笑);色沮(脸 色shǎi ⒈指颜色(用于口语)掉~儿。印彩~吧。 色sè ⒈指颜色红~。黄~。目能辨~。 ⒉脸的表情、样子脸~。喜形于~。 ⒊种类,品种货~齐全。各~食品。 ⒋品质,质量英雄本~。成~。足~金首饰。 ⒌情景,景象天~。景~。春~。 ⒍妇女容貌姿~。 ⒎情欲~情。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另

  • 汉字id: 806
  • 单词: 另
  • 拼音: ling
  • 拼音首字母: L
  • 音调: lìnɡ
  • 繁体: 另
  • 部首: 口
  • 关卡: 34
  • 子关卡: 4
  • 解释: 另〈动〉 分居,分开居住而各自谋生 另,分居也。--《五音集韵》 割开,分开 另,割开也。--《五音集韵》 另〈形〉 单,独 别异,别为一事 另lìng别的,以外,其它~有。~外。~一方面。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志

  • 汉字id: 807
  • 单词: 志
  • 拼音: zhi
  • 拼音首字母: Z
  • 音调: zhì
  • 繁体: 志
  • 部首: 心
  • 关卡: 34
  • 子关卡: 4
  • 解释: 志 (形声。从心,士声。战国文字,从心之,之亦声。意为心愿所往。本义志气,意愿心之所向,未表露出来的长远而大的打算) 同本义 志,意也。--《说文》 志,德义之府也。--《国语·晋语》 夫志,气之帅也。--《孟子》 在心为志。--《毛诗序》 思虑为志。--《春秋·说题辞》 志者,臧也。--《荀子·解蔽》 志者,欲之使也。--《鬼谷子·阴府》 诗言志,歌永言。--《书·舜典》 父在观其志。--《论语·学而》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小子安知壮士志哉!--《后汉书·班超传》 又曰士志 志zhì ⒈心意,意向,决心诗言~。意~。立~。~在四方。有~者事竟成。 ⒉记,记住博闻强~。永~不忘。〈引〉表示不忘乔迁~喜。沉痛~哀。 ⒊记述,又指记事物的书或文章杂~。碑~。墓~。《三国~》。地方~。 ⒋记号,标记标~。栽树为~。 ⒌〈方〉称轻重,量长短用秤~一~。拿尺~一~。 ⒍ ⒎ ①自愿。 ②志向,意愿。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题

  • 汉字id: 808
  • 单词: 题
  • 拼音: ti
  • 拼音首字母: T
  • 音调: tí
  • 繁体: 題
  • 部首: 页
  • 关卡: 34
  • 子关卡: 4
  • 解释: 题〈名〉 (形声。从页,是声。页,头。本义额头) 同本义 题,额也。--《说文》 雕题交趾。--《礼记·王制》 赤眉圆题。--《汉书·司马相如传》 夫加之以衡扼,齐之以月题。--《庄子·马蹄》。释文引司马崔云月题,马额上当颅如月形者也。” 文题白身,名曰孟极。--《山海经·北山经》 雕题黑齿。--《楚辞·招魂》 连缓耳,琐雕题。--《后汉书·杜笃传》 《雕题交阯》--《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 又如题注(以头额撞击);黑牛白题(黑牛白额) 物品的前端或顶端 又如榱题 题tí ⒈〈古〉指额圜(圆)~。 ⒉写作、讲演等的总名目~目。命~。话~。难~(〈喻〉难做的事)。 ⒊练习、考试等要求解答的问问~。试~。数学~。 ⒋写上,签署~写。~名。~款。~词。 ⒌评议品~。 ⒍ 题dì 1.通"睇"。视。 2.通"匙"。歃血器。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提

  • 汉字id: 809
  • 单词: 提
  • 拼音: ti
  • 拼音首字母: T
  • 音调: tí
  • 繁体: 提
  • 部首: 扌
  • 关卡: 34
  • 子关卡: 5
  • 解释: 提 di 用于提防”、提溜”等 提防 只要提防他便了;岂不闻古人言吃饭防噎,走路防跌。”--《水浒传》 提 〈动〉 (形声。从手,是声。本义悬持;悬空拎着物品) 同本义 提,挈也。--《说文》 匪面命之,言提其耳。--《诗·大雅·抑》 提刀而立。--《庄子·养生主》 一贼提刀。--明·魏禧《大铁锥传》 椊下提殴之。--明·高启《书博鸡者事》 提竹筒丝笼。--《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提壶,提桶;提开水;提掳(拎,拿);提举(提而举之) 提 dī又见tí。 【提防】小心防备。 提tí ⒈悬空拿着~着。手~红灯。 ⒉由下往上~高。~升。~拔。 ⒊由后往前~前。~早。 ⒋取,取出~款。~货。 ⒌引起,说起,举出~起。~出。~名。~意见。 ⒍率领~兵。 ⒎舀取液体的工具油~。醋~。酒~。 ⒏汉字的一种笔形,由左下斜向右上(悖,即"挑"。 ⒐ ⒑ ⒒ ⒓ ⒔ ⒕ ①携带,用手提着。 ②照顾,提拔。 ③揭示要领。"提纲挈领"的简语。 ⒖ ⒗ 提dǐ 1.断绝。 2.掷击;投抛。 提chí 1.姓。春秋晋有提弥明。见《左传.宣公二年》。 提shí 1.朱提,汉代县名。在今云南省昭通市境。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漫

  • 汉字id: 810
  • 单词: 漫
  • 拼音: man
  • 拼音首字母: M
  • 音调: màn
  • 繁体: 漫
  • 部首: 氵
  • 关卡: 34
  • 子关卡: 5
  • 解释: 漫 (形声。从水,曼声。本义水过满向外流) 同本义 诸山崩,鸿水溢。--《三国志·吴主传》 譬如写水著地,正自纵横流漫,略无正方圆者。--《世说新语·文学》 渐见江势阔,行嗟水流漫。--宋之问《自湘源至潭州衡山县》 又如漫溢(水满向外流);漫口(堤岸被水冲溃);水漫金山;漫溃(水涨破堤而出);漫泄(水满外流);漫流(水势很大的河流);漫然(浩大的样子);漫滋(形容水涨溢漫延);漫衍(泛滥 ) 充满;遍,周遍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清·姚鼐《登泰山记》 又如漫天彻地(弥 漫màn ⒈淹,水涨,水满外溢水~金山寺。水~过河堤了。 ⒉遍,满,全,都~天大雾。~山遍野。~不敢说。 ⒊无限制,无约束~无边际。 ⒋随意,随便~谈。~游。~不经心。 ⒌ ⒍ ⒎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