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星球
  • «
  • 1
  • 2
  • ...
  • 86
  • 87
  • 88
  • 89
  • 90
  • 91
  • 92
  • ...
  • 246
  • 247
  • »

针

  • 汉字id: 881
  • 单词: 针
  • 拼音: zhen
  • 拼音首字母: Z
  • 音调: zhēn
  • 繁体: 針
  • 部首: 钅
  • 关卡: 37
  • 子关卡: 5
  • 解释: 针 (会意。从金,从十。最初用的竹针,写作箴”,后来有了金属的针,写作鎝”(针)。本义缝衣的用具) 同本义 缝缀衣物的用具。也叫引线” 鎝,所以缝也。--《说文》。字亦作针。 挫鎝治纓,足以糊口。--《庄子·人间世》 若当针,不过一二处。--《三国志·华陀传》 月小看针暗,云开见缕明。--陈叔宝《七夕宴玄圃诗》 又如针头线脑(做针线活的零碎物件);针巧(针线的工夫精巧);针缕(即针线”。也作鎝缕”、鎝镂”);针关(针孔);针颖(针尖);针头(针尖。借指绣针);针锋(针尖);针 帖(插针用的线板);针虱(针马虱。 针(鎝)zhēn ⒈缝、补衣物时引线用的一种细长的工具缝~。穿~引线。 ⒉形状像针的东西松~。大头~。金~菜。钟表上的时~、分~、秒~。 ⒊用于医疗的有关针的器具、药品等~头。银~。扎~。打~。防疫~。~剂。~灸疗法。~刺麻醉。 ⒋ 针qián 1.钳取,夹取。 2.约束。参见"针口结舌"。 3.姓。春秋时鲁有大夫针季。见《左传.庄公三十二年》。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碰

  • 汉字id: 882
  • 单词: 碰
  • 拼音: peng
  • 拼音首字母: P
  • 音调: pènɡ
  • 繁体: 碰
  • 部首: 石
  • 关卡: 37
  • 子关卡: 5
  • 解释: 踫 (形声。从石,并声。本义两物相触或相撞) 同本义 掽,蒲孟切,彭去声,搕掽,撞也。--《字汇》。段注今俗谓卒然相遇曰掽。”按,掽是晚起字,今字作碰” 又如小车碰到电线杆;鸡蛋碰石头;碰头(磕响头,表示惶恐服罪);碰关(方言。充其量;到了顶点);碰磕(相撞,冲撞) 用手、脚或器械触及 凭机遇撞上 偶然相遇 触犯 碰(掽)pèng ⒈撞,触~破。~杯(表示棕)。~壁(〈喻〉事情行不通)。 ⒉遇到~见了她。 ⒊试探去~一~。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慌

  • 汉字id: 883
  • 单词: 慌
  • 拼音: huang
  • 拼音首字母: H
  • 音调: huānɡ
  • 繁体: 慌
  • 部首: 忄
  • 关卡: 37
  • 子关卡: 5
  • 解释: 慌〈形〉 (形声。从心,荒声。本义急忙,忙乱) 同本义 怎这样慌?五日内我还便罢了!--明·梦觉道人《三刻拍案惊奇》 偏偏我们走的慌,未带银子。--《施公案》 又如走得太慌;慌不择路(慌里慌张,顾不上选择道路);慌慌速速(匆忙,慌张);慌速(慌张急促) 慌 散亡 仆夫慌悴,散若流兮。--《楚辞》。王逸注慌,亡也。言己欲求贤人而未遭遇,仆御之人感怀愁悴,欲散亡而去,若水之流,不可复还也。” 恐惧,害怕 慌huāng ⒈急,忙乱~忙。~乱。~手~脚。。看他~里~张的。 ⒉不安,恐惧心~。惊~失措。 ⒊〈表〉难于忍受热得~。闲得~。闷得~。 慌huǎng 1.凝;不真切。 2.引申为迷乱。 3.方言。眯。眼皮微合貌。 慌huang 1.与"得"字连用,表示难受。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兄

  • 汉字id: 884
  • 单词: 兄
  • 拼音: xiong
  • 拼音首字母: X
  • 音调: xiōnɡ
  • 繁体: 兄
  • 部首: 儿
  • 关卡: 37
  • 子关卡: 5
  • 解释: 兄 (会意。据甲骨文,上为口”,下为匍伏的人。小篆从口,从儿(人)。象一人在对天祈祷,是祝”的本字。本义兄长) 同本义 兄,长也。--《说文》 男子先生为兄。--《尔雅》 兄及弟矣,式相好矣。--《诗·小雅·斯干》 又如乃兄(你的哥哥);令兄(尊兄,尊称对方的哥哥);愚兄(哥哥自己谦称);家兄(谦称自己的哥哥) 亲戚中同辈男性中年龄比自己大的 表兄下马步堤岸,上船拜吾兄。--唐·韩愈《此日足可惜赠张籍》 又如表兄;内兄;姻克;堂兄 对他人的尊称 兄知之,勿为他人言也。--柳宗元《与 兄xiōng ⒈哥哥吾~。 ⒉敬词老~。仁~。赵~。 ⒊ ①弟弟。 ②兄和弟。 ③有亲密关系的亲如~弟。~弟之邦。 兄kuàng 1.滋,更加。 2.引申为旷远,广大。 3.何况。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呆

  • 汉字id: 885
  • 单词: 呆
  • 拼音: dai
  • 拼音首字母: D
  • 音调: dāi
  • 繁体: 獃
  • 部首: 口
  • 关卡: 37
  • 子关卡: 6
  • 解释: 呆 痴;傻 呆霸王调情遭苦打。--《红楼梦》 又如呆霸王(《红楼梦》中薛蟠的浑号);呆里撒奸(装痴卖呆以售其奸);呆串了友(呆得不可收拾);呆想(痴想);呆人(呆子,傻瓜);呆汉(痴呆的人);呆大(傻瓜;笨蛋);呆老汉( 傻老公);呆物(詈词。傻家伙);呆性(傻气;痴迷劲儿) 不灵活,呆板 滞销 发愣 呆 暂时住在 但这一来,我就不能在 呆 dāi ①傻;愚蠢痴~。 ②死板;不灵活两眼发~。 【呆若木鸡】原指训练好的斗鸡听见别的鸡叫时,镇定自若,像木雕的鸡一样。现形容呆笨或因惊吓、恐惧而发楞的样子。 【呆小症】小儿时期因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的疾病。表现为头大,身材矮小,四肢短,皮肤干黄,脸部臃肿,舌头大,智力低下。又称克汀病。 【呆滞】 ①死板;不灵活目光~。 ②不流通资金~。 呆ái 1.痴呆;愚笨。 2.指呆子,儍子。 3.待;逗留。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商

  • 汉字id: 886
  • 单词: 商
  • 拼音: shang
  • 拼音首字母: S
  • 音调: shānɡ
  • 繁体: 商
  • 部首: 口
  • 关卡: 37
  • 子关卡: 6
  • 解释: 商〈动〉 (会意。从阩,章省声。本义计算,估量) 同本义 商,从外知内也。--《说文》。段注汉律志云商之言章也。物成熟可章度也。” 商,度也。--《广雅》 虏必商军进退,稍引去。--《汉书·赵充国传》 又如商略(估计);商算(计算);商度(测量);商羊(传说中一种能预知雨的鸟);商谜(猜谜);商功(古代九章算术之一,即测量体积、计算工程用工的方法) 引申为商议,商讨;商量 商兑。--《易·兑》。注商量裁判之谓也。” 操与众商议,欲立植为世子。--《三国演义·杨修之死》 又如商通(勾通;相互商 商shāng ⒈买卖,做生意,也指做生意的人~业。~人。经~。通~。富~。 ⒉交换意见,讨论~量。~议。~讨。相~。 ⒊除法中的得数二除十~五。六被三除~数是二。 ⒋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即"心"宿。 ⒌〈古〉五音(宫~角徵羽)之一。相当于简谱中的"2"。 ⒍朝代名。商朝,约在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第一代君主是成汤。公元前十四世纪中叶,商王盘庚迁都于殷之后,又称殷朝(殷在今河南什阳市西北)。 ⒎ ⒏ ⒐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抹

  • 汉字id: 887
  • 单词: 抹
  • 拼音: mo
  • 拼音首字母: M
  • 音调: mò
  • 繁体: 抹
  • 部首: 扌
  • 关卡: 37
  • 子关卡: 6
  • 解释: 抹 ma 揩;擦 武松抹了桌子。--《水浒全传》 又如抹脱(擦掉);抹泪揉眵(揩拭眼泪);抹抹(揩抹干净) 捋;拉;推 抹 mo (形声。从手,末声。本义涂抹,涂敷;搽) 同本义 学毋无不为,晓妆随手抹。--杜甫《北征》 又如抹脸(演戏时化妆涂脸);抹油嘴(白吃,沾便宜) 涂掉,抹去 我抹的这瓶口儿净。--李真夫《虎头牌》 又如抹倒(抹掉;抹去);抹勒(涂掉);抹零(算账或付钱时抹去整数之外的尾数 抹mā ⒈擦~凳子。 ⒉用手按着并向下移动将帽子~下来。 ⒊拉,放他~不下脸(他放不下脸面或情面)。 抹mǒ ⒈涂~粉。~药膏。 ⒉擦,揩拭~眼泪。~桌子。 ⒊除去~去另头。 ⒋ 抹mò ⒈将泥沙或石灰等涂上再弄平,也叫"泥"~墙壁。 ⒉紧挨着绕过转弯~角。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挤

  • 汉字id: 888
  • 单词: 挤
  • 拼音: ji
  • 拼音首字母: J
  • 音调: jǐ
  • 繁体: 攄
  • 部首: 扌
  • 关卡: 37
  • 子关卡: 6
  • 解释: 挤 (形声。从手,齐声。本义推开;除去) 同本义 挤,排也。--《说文》 挤,推也。--《广雅》 小人老而无子,知挤于沟壑矣。--《左传·昭公十三年》 汉军却,为楚所挤。--《史记·项羽本纪》 又如挤住了(凑上遇上而又推脱不开) 排斥;排挤 故其君因其修以挤之。--《庄子·人间世》 抑有功而挤有罪。--《荀子·仲尼》 又如挤抑(排挤压抑);挤撮(合伙欺负;拿捏;排挤);挤陷(排挤陷害) 毁坏;损坏 挤社稷,失宗庙。--《逸周书 挤(攄)jǐ ⒈用力压使排出~牙膏。~羊奶。 ⒉想法子腾出来~时间。 ⒊拥,推,紧挨拥~。车厢里~满了人。街上也是人~人。〈引〉排斥相互排~。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拱

  • 汉字id: 889
  • 单词: 拱
  • 拼音: gong
  • 拼音首字母: G
  • 音调: ɡǒnɡ
  • 繁体: 拱
  • 部首: 扌
  • 关卡: 38
  • 子关卡: 1
  • 解释: 拱 (形声。从手,共声。本义抱拳,敛手。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恭敬) 同本义 拱,敛手也。--《说文》。注谓沓其手。右手在内,左手在外。男之吉拜尚左,女之吉拜尚右。凶拜反是。九拜必皆拱手。” 子路拱而立。--《论语》 颐? 与我其拱璧。--《左传·襄公二十八年》。注拱,谓合两手也。” 拱把之桐梓。--《孟子·告子上》 文武并用,垂拱而治。--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子路拱而立。--《论语·微子》 又如拱默(拱手不言,以避免惹是非);拱伏(两手抱拳以 拱gǒng ⒈两手在胸前相合成拳状,〈表〉敬意低头~手。打~作揖。 ⒉两手合围此树~矣。 ⒊环绕众星~北斗。 ⒋顶,推~芽。蚯蚓~土。猪使嘴~地。 ⒌耸起猫~一~腰。 ⒍建筑物上的弧形结构~梁。进~门。走~桥。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决

  • 汉字id: 890
  • 单词: 决
  • 拼音: jue
  • 拼音首字母: J
  • 音调: jué
  • 繁体: 决
  • 部首: 冫
  • 关卡: 38
  • 子关卡: 1
  • 解释: 决 (形声。从水,夬声。本义疏通水道,使水流出去) 同本义 自河决瓠子后,二十余岁,岁因以数不登。--《史记·河渠书》 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决,行流也。--《说文》 人导之而行曰决,水不循道而自行亦曰决。--《说文通训定声》 予决九川,距四海。--《书·益稷》 决之东方而东流。--《孟子》 治水有决河深川。--《汉书·沟洫志》 决水而灌之。--《韩非子·初见秦》 河决不可复壅,鱼烂不可复全。--《史记·秦始皇纪赞》 鲧禹决渎。--《韩非子·五蠹》 决渎于殷周之世。 决(泀)jué ⒈排除阻塞物,疏通水道~江疏河。〈引〉堤防被水冲开~口。 ⒉决定犹豫不~。〈引〉一定,肯定~不会亏损。不获全胜,~不收兵。 ⒊定最后胜负~赛。~斗。 ⒋判刑,执行死刑判~。枪~。处~。 ⒌ ⒍ 决xuè 1.迅疾貌。 决quē 1.破裂。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