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
- 汉字id: 1292
- 单词: 倦
- 拼音: juan
- 拼音首字母: J
- 音调: juàn
- 繁体: 勌
- 部首: 亻
- 关卡: 54
- 子关卡: 5
- 解释: 倦
(形声。从人,卷声。本义疲倦,劳累)
同本义
倦,疲也。--《汉书·司马相如传》集注
倦狭路之迫隘。--潘岳《西征赋》
不继之以倦。--《礼记·表记》
居之无倦。--《论语》
士卒罢倦。--《汉书·严助传》
文倦于事。--《战国策·齐策四》
劳苦倦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鸟倦飞而知还。--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相公倦。--明·宗臣《报刘一丈书》
又如困倦(疲乏想睡);倦程(倦于旅程);倦飞(疲于飞行。以鸟自比,比喻归隐);倦怯(倦怠而没心绪);倦惫(疲倦困惫);倦闷(疲倦烦闷);倦劳(疲倦
倦juàn
⒈劳累,疲劳疲~。困~。劳苦~极。
⒉厌烦,懈怠厌~。孜孜不~。诲人不~。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符
- 汉字id: 1293
- 单词: 符
- 拼音: fu
- 拼音首字母: F
- 音调: fú
- 繁体: 符
- 部首: 竹
- 关卡: 54
- 子关卡: 6
- 解释: 符〈名〉
(形声。从竹,付声。从竹”,表示与竹子有关。本义古代朝廷传达命令或调兵将用的凭证,双方各执一半,以验真假)
符信
符,信也『制以竹长六寸分而相合。--《说文》。按,有铜虎符,竹使符,或曰五寸,古用圭璋,其后乃以符代之。
门关用符节。--《周礼·掌节》。注如今官中诸官诏符也。”
若合符节。--《孟子》
封皇帝玺符节。--《汉书·高帝纪》
晋鄙合符,疑之,举手视公子。--《史记·魏公子列传》
又如符玺(古代帝王的印章);符宝郎(古官名。即符玺郎”,掌管皇帝八宝及国家的符节);符契(符券契约一类文书
符 fú
⒈〈古〉朝廷传达命令或调兵遣将的凭证。用金、玉、铜、木、竹等制成,刻上文字,分成两半,双方各执一半,合起来以验证真假兵~。窃~救赵。
⒉记号,标志音~。标点~号。安全~号。
⒊相合,一致完全~合。完全相~。
⒋道士、巫婆等搞迷信活动骗人钱财所画的图形或线条,骗说"可以驱逐鬼神"~咒、灵~等等都是骗人的把戏。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演
- 汉字id: 1294
- 单词: 演
- 拼音: yan
- 拼音首字母: Y
- 音调: yǎn
- 繁体: 演
- 部首: 氵
- 关卡: 54
- 子关卡: 6
- 解释: 演
(形声。从水,寅声。本义水长流)
同本义
演,长流也。--《说文》
南国风光当世少,西陵演浪过江难。--李白《代封人寄翁参枢先輩》
子未闻杨都之巨伟也,左沧海,右岷山,龟鸟津其落,江汉演其源。--《艺文类聚》
水流经地下
演以潜沫,浸以绵雒。--《文选·左思·蜀都赋》。刘逵注水潜行曰演。此二水伏流,故曰‘演以潜沫’。”
延展
演,延也,言蔓延而广也。--《释名·释言语》
留侯演成。--班固《西都赋》
有所摇演。--马融《长笛赋》
又如演延(绵延,广远);演迤(绵延不绝貌)
演 yǎn
①水长流。
②水流经地下。
③湿润。
④ 推广;传布;延及。
⑤ 推演;阐发。
⑥ 演习,练习。
⑦ 表演技艺,或在戏剧﹑电影中扮演角色。
⑧起草。
⑨ 迷惑,欺骗。
⑩ 缓步行进。
⑾ 通"殥"。荒远之地。
演yǐn 1.引。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赞
- 汉字id: 1295
- 单词: 赞
- 拼音: zan
- 拼音首字母: Z
- 音调: zàn
- 繁体: 贊
- 部首: 贝
- 关卡: 54
- 子关卡: 6
- 解释: 赞
(会意本义进财货以求谒见)
同本义
赞,见也。--《说文》。按,玉帛雉羔雁之属皆贝类。贝者,佐见之具。
进见以见为礼也。--《说文》锴注
又如赞谒(进见);赞献(进献祭品);赞见(进见)
导引
太史赞王,王敬从之。--《国语》
又如赞引(引导);赞见(引见);赞谕(引导教谕)
辅佐,佐助
赞,佐也。--《小尔雅·广诂》
益赞于禹曰。--《书·大禹谟》
主人之赞者西面北上。--《仪礼·乡饮酒礼》
卿大夫赞君。--《礼记·明堂位》
子若能以忠信赞君。--《国语·晋语》
赞帷幄之谋
赞(賛)zàn
⒈辅佐,帮助~助。
⒉称颂,夸奖~美。~扬。~许。称~。
⒊文体名。一般用于颂扬(多用韵文写成)~歌。像~。传~。
⒋
①同意。
②支持,助人成功。
⒌
①婚、丧、庆典、祭祀等仪式进行时,在旁宣诵行礼项目。
②赞礼的人。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咏
- 汉字id: 1296
- 单词: 咏
- 拼音: yong
- 拼音首字母: Y
- 音调: yǒnɡ
- 繁体: 詠
- 部首: 口
- 关卡: 54
- 子关卡: 6
- 解释: 咏
(形声。从口,永声。又作詠”。本义曼声长吟;歌唱)
同本义
詠,歌也。或从口。--《说文》。段注尧典曰‘歌永言。’乐记曰‘歌为之言也,长言之也。说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
搏拊琴瑟以咏。--《虞书》。郑注谓歌诗也。”
五曰夷则,所咏歌九则,平民无二也。--《国语·周语下》
人喜则斯陶,陶斯咏。--《礼记·檀弓》
咏而归。--《论语·先进》
咏殷周之《诗》。--班固《东都赋》
又如咏士(诗人);咏雪(咏絮。泛指有诗才的女子);咏哦(歌咏吟哦);咏吟(曼声诵读);咏言(吟诗)
咏(詠)yǒng
⒈声调抑扬地念诵或歌唱吟~。歌~。
⒉用诗词等来赞颂或叙述~志。~梅。~雪。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碧
- 汉字id: 1297
- 单词: 碧
- 拼音: bi
- 拼音首字母: B
- 音调: bì
- 繁体: 碧
- 部首: 石
- 关卡: 55
- 子关卡: 1
- 解释: 碧
(形声。从玉,从石,白声。本义青绿色的玉石)
同本义
碧,石之青美者。--《说文》
高山,其下多青碧。--《山海经·西山经》
又
章峨之山多瑶碧。
昆仑碧树瑶树在其北。--《淮南子·地形》
锡碧金银,众色炫耀。--《汉书·司马相如传》
又如碧卢(像玉的美石);碧箫(用碧玉制的箫);碧玉椽(用碧玉做的椽子)
指代绿水
碧水东流至此回。--唐·李白《望天门山》
一碧万顷。--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又如碧波(清澄绿色的水波);碧泱泱(水流澄绿深广的样子);碧流(绿水);碧漪(清澈的水波。泛指
碧 bì
①青玉。
②青绿色蓝天~草。
【碧空】淡蓝色的天空~万里。
【碧落】天空。
【碧血丹心】称颂为正义事业流血牺牲的志士。碧血指为正义事业而流的血。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妆
- 汉字id: 1298
- 单词: 妆
- 拼音: zhuang
- 拼音首字母: Z
- 音调: zhuānɡ
- 繁体: 妝
- 部首: 女
- 关卡: 55
- 子关卡: 1
- 解释: 妆
(形声。从女,爿声。本义梳妆打扮)
同本义
妝,饰也。--《说文》。字亦作娤。
不待饰装(妆)。--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靓莊(妆)刻饰。--司马相如《上林赋》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唐·白居易《琵琶行》
又
梦啼妆泪红阑干。
绿云扰扰,开妆镜也。--唐·杜牧《阿房宫赋》
形容憔悴,非昔悦,蓬鬓衰颜不复妆。--鲍照《拟行路难》
想着他眉儿浅浅描,脸儿淡淡妆。--王实甫《西厢记》
又如妆束(打扮的样式);妆台(妇女梳妆用的镜台。亦借指闺房);妆严(妆束;打扮)
假装。同装”
妆(妝、粧)zhuāng
⒈修饰,打扮~饰。梳~。
⒉特指妇女用的装饰物当户理红~。
⒊演员身上的装饰卸~。
⒋女子出嫁时的陪送物品嫁~。送~。
妆zhuāng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裁
- 汉字id: 1299
- 单词: 裁
- 拼音: cai
- 拼音首字母: C
- 音调: cái
- 繁体: 裁
- 部首: 衣
- 关卡: 55
- 子关卡: 1
- 解释: 裁
(形声。从衣)声。本义裁制,剪裁)
同本义
裁,制衣也。--《说文》
夷衾质杀之,裁犹冒之。--《礼记·丧大记》。注犹制也。”
十四学裁衣。--《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裁此百日功,唯将一朝舞。--唐·韦应物《杂体》
又如套裁;剪裁;对裁;裁衣(裁剪衣料制作衣服)
裁定;判断
大王裁其罪。--《战国策·秦策》。注制也。”
裁大者众之所比也。--《管子·地形》。注断也。”
公羊辨而裁。--《谷梁传·序》。注谓善能裁断。”
今请姑娘裁夺着,再添些也使得。--《红楼梦》
裁 cái
①用刀、剪等把片状物分成若干部分~衣料。
②整张纸规格的大小分成的若干份对~(整张的二分之一)、八~报纸。又称'开'。
③去掉不用的或多余的;削减~军。
②安排取舍别出心~。
③衡量;判断~夺、~判。
④控制;抑止制~、独~。
【裁处】决定并处理。
【裁夺】考虑决定。
【裁度】推测断定。
【裁决】经考虑后做出决定。
【裁军】裁减武装人员和军备。
【裁判员】在运动竞赛过程中根据有关运动规则评定运动员(队)成绩、胜负和名次的人。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剪
- 汉字id: 1300
- 单词: 剪
- 拼音: jian
- 拼音首字母: J
- 音调: jiǎn
- 繁体: 剪
- 部首: 刀
- 关卡: 55
- 子关卡: 1
- 解释: 剪
(形声。从刀,前声。本义用剪刀铰断)
同本义。本作前”,通作翦”,俗作剪”
剪,齐断也。--《说文》
勿剪勿伐。--《诗·召南·甘棠》
又如剪截铺(衣料店);剪筒(存放剪掉的蜡花的用具);剪直(直截了当,径直);剪断(亦作简断”。利落,不啰嗦);剪鬃(剪去颈后的长毛。指短发)
砍伐 ;截断
松柏不剪。--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又如剪伐(砍伐;割刈);剪断(切断,打断);剪边(夺取别人所爱的妓女)
除灭。杀戮
此文王之所以止殃剪妖也。--《吕氏春秋·制乐》
又如剪屠(大肆
剪jiǎn
①铰切;用剪刀等使东西断开。
②砍伐;截断。
③用尾部扫动。
④除灭。
⑤犹辩驳。
⑥剪刀或形状象剪刀的器具。
⑦谓双手交叉。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滨
- 汉字id: 1301
- 单词: 滨
- 拼音: bin
- 拼音首字母: B
- 音调: bīn
- 繁体: 瀒
- 部首: 氵
- 关卡: 55
- 子关卡: 2
- 解释: 滨
(形声。从水,宾声。本义水边)
湖、河、海的水边陆地
南涧之滨。--《诗·召南·采蘯》
率土之滨。--《诗·小雅·北山》。传滨,涯也。”
海滨广斥。--《书·禹贡》
屈原至于江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又如湘江之滨;溪滨;滨涯(水边);湖滨;海滨
古州名
姓
滨
通濒”。靠近;临近
夫管夷吾射寡人中钩,是以滨于死。--《
滨 bīn
①水边;近水的地方东海之~。
②靠近(水边)~河路。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