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星球
  • «
  • 1
  • 2
  • ...
  • 130
  • 131
  • 132
  • 133
  • 134
  • 135
  • 136
  • ...
  • 246
  • 247
  • »

泛

  • 汉字id: 1322
  • 单词: 泛
  • 拼音: fan
  • 拼音首字母: F
  • 音调: fàn
  • 繁体: 泛
  • 部首: 氵
  • 关卡: 56
  • 子关卡: 1
  • 解释: 泛 (形声。从水,乏声。汎、泛实同一词。本义漂浮) 同本义 汎,浮貌。从水,凡声。与泛略同。与氾迥别。--《说文》 汎彼柏舟。--《诗·邶风·柏舟》 汎舟于河。--《国语·晋语》。注浮也。” 一曰泛齐。--《周礼·酒正》 汎齐,浮蛾在上汎汎然也。--《释名·释饭食》 汎汎杨舟。--《诗·小雅·菁菁者莪》 乘天潢之汎汎兮。--《文选·张衡·思玄赋》 盖大苏泛赤壁云。--明·魏学洢《核舟记》 泛彭蠡口,四望无际。--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又如泛然(漂浮,浮动的样子);泛浮(漂浮);泛萍(比喻漂荡 泛 fàn ⒈漂浮~船。〈引〉透出,露出~起。两耳~红。 ⒉浮浅,不深,不切实浮~。空~。~ ~相交(一般友谊)。 ⒊普遍,一般广~。~指。~论。~观。 ⒋ 【泛滥】 ①大水漫流大江洪水~滥成灾。 ②漂浮游荡~滥水嬉兮。 泛fán 1.古地名。在今河南省襄城县南。 2.古泛水的省称。 3.姓『有泛胜之。见《汉书.艺文志》。 泛fěng 1.翻,倾倒。 2.覆灭,覆亡。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泡

  • 汉字id: 1323
  • 单词: 泡
  • 拼音: pao
  • 拼音首字母: P
  • 音调: pào
  • 繁体: 泡
  • 部首: 氵
  • 关卡: 56
  • 子关卡: 1
  • 解释: 泡〈名〉 古水名。又名丰水 泡,泡水,出山阳平乐,东北入泗。--《说文》 鼓起而松软的东西 泡 〈形〉 盛大 泡,盛也。--《方言》二 又如泡溲(水盛大的样子) 泡 〈量〉 用于屎尿或涕泪 相当于番”、回” 顺便去会制台,着实恭维一泡。--《文明小史》 泡 〈名〉 (形声。从水,包声。本义浮沤,水泡) 同本义 像水泡一样的东西 泡pāo ⒈鼓起且松软的东西豆腐~儿。 ⒉质地松软~沫塑料。面团发~了。~松木材。 ⒊量词,同"脬"一~尿。 泡pào ⒈气体将液体鼓起,形成球状或半球状水~。冒气~。肥皂~儿。 ⒉像泡的灯~。手上烫起了~。 ⒊浸~菜。~茶。~药酒。 泡páo 1.盛。 2.水流声。参见"泡泡"。 3.用同"炮"。参见"泡制"。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饲

  • 汉字id: 1324
  • 单词: 饲
  • 拼音: si
  • 拼音首字母: S
  • 音调: sì
  • 繁体: 飼
  • 部首: 饣
  • 关卡: 56
  • 子关卡: 1
  • 解释: 饲 (形声。从食,司声。本义给人吃,喂食。本作食”) 同本义 屈指计归,张颐待饲。--《旧唐书》 饲养,给动物吃东西 饲 粮食 饲,粮也。--《集韵》 指饲料 饲sì喂食~料。~蚕。~养鸡鸭。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翁

  • 汉字id: 1325
  • 单词: 翁
  • 拼音: weng
  • 拼音首字母: W
  • 音调: wēnɡ
  • 繁体: 翁
  • 部首: 羽
  • 关卡: 56
  • 子关卡: 2
  • 解释: 翁 (形声。从羽,公声。本义鸟颈毛) 同本义 翁,颈毛也。--《说文》 鸟头上毛曰翁。翁,一身之最上。--唐·玄应《一切经音义》 祖父 假借为公”。父亲 翁,父也。--《广雅·释亲》 吾翁及汝翁。--《汉书·项藉传》 又如翁媪(年老的父母。同翁妪”) 夫之父或妻之父 泛称男性老人 凡尊老,周晋秦陇谓之公,或谓之翁。--《方言》六 卖炭翁。--唐·白居易《卖炭翁》 老翁逾墙走。--唐·杜甫《石壕 翁wēng ⒈父亲我~。 ⒉丈夫的父亲或妻子的父亲~姑(公婆)。~婿(岳父和女婿)。 ⒊泛指男性老人老~。卖油~。 翁wěng 1.见"翁翁"。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陡

  • 汉字id: 1326
  • 单词: 陡
  • 拼音: dou
  • 拼音首字母: D
  • 音调: dǒu
  • 繁体: 阧
  • 部首: 阝
  • 关卡: 56
  • 子关卡: 2
  • 解释: 陡 (形声。从阜,走声。从阜”,表示与地形地势的高低上下有关。本义山势陡峭) 同本义 陡,峻立也。--《集韵》 塞者凿之,陡者级之。--《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又如陡山;山陡路险;陡直(山势峻峭壁立);陡崖(陡峭的山崖) 陡 顿时;突然 程度深,范围广 曾经消瘦,每遍犹闲,这番最陡。--元·王实甫《西厢记》 陡 哆嗦。也作抖” 陡 dǒu坡度很大,近于垂直山路又~又窄。②突然脸色~变。 【陡峻】(地势)高而陡。 【陡峭】(山势等)坡度很大,直上直下。 【陡然】突然天~下起雨。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壁

  • 汉字id: 1327
  • 单词: 壁
  • 拼音: bi
  • 拼音首字母: B
  • 音调: bì
  • 繁体: 壁
  • 部首: 土
  • 关卡: 56
  • 子关卡: 2
  • 解释: 壁 (形声。从土,辟声。本义墙壁) 同本义 壁,垣也。--《说文》 壁亦土也。--《风俗通》 观壁垒于北落兮。--张衡《思玄赋》 家徒四壁立。--《汉书·司马相如传》 徘徊四顾,见虫伏壁上。--《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壁有耳(指机密容易泄露,说话不可不慎。同隔墙有耳”);壁中书(汉武帝时,鲁恭王为扩建其宫室而坏孔子故居,在夹壁墙中得古文《尚书》、《礼记》、《春秋》、《 论语》、《孝经》等,凡数十卷,都是周时的古文写的,晋人称为科斗文。今《说文》中所收古文,大部分是依据壁中书);壁观(面壁;又指一意禅观,心如 壁 bì ①墙~报。 ②作用像围墙的东西细胞~。 ③直立的山石悬崖峭~。 ④营垒坚~清野。 ⑤二十八宿之一。 【壁挂】室内墙壁上的一种装饰品。包括毛织壁挂、印染壁挂、刺绣壁挂、棉织壁挂等。 【壁虎】爬行动物。身体扁平,尾巴圆锥形,四肢短,趾上有吸盘。常爬在墙壁上,捕食蚊、蝇、蛾等小虫,对人类有益。又叫蝎虎。中国分布的种类多无毒。旧称守宫。 【壁画】绘在建筑物的墙壁或天花板上的图画,是绘画形式之一。可分为粗地壁画、刷地壁画和装贴壁画等。 【壁垒森严】比喻防范很严密或界限极其分明。 【壁立】多形容山峰像墙壁般陡立。 【壁上观】不插手,在一旁坐观成败。又作作壁上观。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欧

  • 汉字id: 1328
  • 单词: 欧
  • 拼音: ou
  • 拼音首字母: O
  • 音调: ōu
  • 繁体: 畉
  • 部首: 欠
  • 关卡: 56
  • 子关卡: 2
  • 解释: 欧 通讴”。歌唱 百姓欧歌。--《隶释·三公山碑》 又如欧歌(讴歌,歌颂) 同驱” 或导之以德教,或欧之以法令。。--《大戴礼·礼察》 驱使;疾行 通殴”。殴打 (老父)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欧之。--《汉书·张良传》 欧 通区” 通瓯”。种族名 欧罗巴洲的简称 欧姆的简称 欧(歸)ōu〈外〉欧洲,全称"欧罗巴洲"。世界七大洲之一,东与亚洲相连。 欧ǒu 1."呕"的古字。呕吐。 2.指呕吐声。 3.通"殴"。捶击。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洲

  • 汉字id: 1329
  • 单词: 洲
  • 拼音: zhou
  • 拼音首字母: Z
  • 音调: zhōu
  • 繁体: 洲
  • 部首: 氵
  • 关卡: 56
  • 子关卡: 3
  • 解释: 洲 (形声。从水,州声。洲”本作州”,后人加水以别州县之字。本义水中的陆地) 同本义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周南·关雎》 又有薮曰云连徒洲。--《国语·楚语》 淮有三洲。--《诗·小雅·鼓钟》。传淮上地。” 避渚洲。--宋·文天祥《后序》 又如洲沚(洲渚,洲淤。水中小块陆地);洲岛(水中陆地);洲场(指有所出产的水中陆地);洲屿(江中沙洲);洲浦(洲溆。洲边) 大陆,地球上陆地的大的划区,特指其大小和结构上与岛屿和半岛不同的大片陆地及以山脉为界的大盆地 天下有五 洲zhōu ⒈水中的陆地沙~。橘子~。 ⒉大陆及其附属岛屿的总称七大~即亚~、非~、北美~、南美~、南极~、欧~、大洋~。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瑞

  • 汉字id: 1330
  • 单词: 瑞
  • 拼音: rui
  • 拼音首字母: R
  • 音调: ruì
  • 繁体: 瑞
  • 部首: 王
  • 关卡: 56
  • 子关卡: 3
  • 解释: 瑞 (形声。从玉,聑声)声。本义玉制的符信,作凭证用) 同本义 瑞,以玉为信也。--《说文》 掌玉瑞器之藏。--《周礼·典瑞》。注;符信也,人执以见曰瑞。” 成六瑞益王所用镇圭也。--《周礼·小行人》 以圭为瑞。--《礼记·礼器》 司马请瑞。--《左传·哀公十四年》 又如瑞珪(天子赐的作为凭信的圭玉);瑞节(玉节;瑞与节);瑞令(符命);瑞玉(玉制信物) 吉祥的事物 世间谓之圣王之瑞,为圣母来矣。--《论衡·指瑞》 又如瑞桢(吉祥) 征兆 禹亲把天之瑞令,以征有苗。╠ 瑞ruì ⒈迷信者所谓的"吉凶预兆"自己认为是嘉~,就是嘉~。不吉之~。特指吉兆,吉利的~气。~雪兆丰年。 ⒉〈古〉用作凭证的玉器。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士

  • 汉字id: 1331
  • 单词: 士
  • 拼音: shi
  • 拼音首字母: S
  • 音调: shì
  • 繁体: 士
  • 部首: 士
  • 关卡: 56
  • 子关卡: 3
  • 解释: 士〈名〉 (会意。从一,从十。善于做事情,从一开始,到十结束。本义古代男子的美称) 同本义 士,事也。--《说文》 通古今,辩然不,谓之士。--《白虎通·爵》 学以居位曰士。--《汉书·食货志》 以才智用者谓之士。--《后汉书·仲长统传》 太子晋,胄成人,能治上官,谓之士。--《周书》 是以为大夫卿士。--《书·牧誓》 列国之大夫,入天子之国,曰某士。--《礼记·曲礼》 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马伶传》 尝试语于众曰某良士,某良士。”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唐·韩 士shì ⒈〈古〉指男子,特指未婚男子以谷我~女(谷养活)。 ⒉我国商、周时代贵族的最低一级,介于卿大夫和庶民之间的一个阶层。 ⒊指读书人学~。硕~。~农工商。 ⒋军衔名。在尉级以下上~。中~。又泛指军人战~。激励~气。 ⒌具有某种专业技术或某种品质的人护~。技~。院~。以(因)才智用者谓之~。 ⒍对人的美称人~。壮~。烈~。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