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
- 汉字id: 1602
- 单词: 支
- 拼音: zhi
- 拼音首字母: Z
- 音调: zhī
- 繁体: 支
- 部首: 支
- 关卡: 67
- 子关卡: 5
- 解释: 支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竹”的一半,下面是手(又)。《说文》从手持半竹。”本义去枝的竹子)
同本义
支,去竹之枝也。从手持半竹。--《说文》。桂馥义证疑作去枝之竹也。”
枝条◇作枝”
芄兰之支。--《诗·卫风·芄兰》
支叶茂接。--《汉书》
以畅其支。--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又如支调(枝节);支蘖(枝条,旁生树枝);支辅(辅助枝叶)
分支
封弟子功臣自为支辅。--《史记·李斯列传》
中小支。--《后汉书·吕布传》。注谓胡也。即今之戟旁曲支。
支zhī
⒈撑持~持。~撑。~柱。~架。~帐篷。独木难~。
⒉从总体分出的部分~店。~流。分~。铁路~线。
⒊援助~援。~助。
⒋供给,领取或付出~应。~给。~取。~付。
⒌借故使人离开你去把他们~走。
⒍量词两~军队。四~钢笔。三~纱的棉线。
⒎
⒏
①调度安排。
②对人或事物起主导和控制的作用。
⒐
⒑
⒒
①残缺不全~离破碎。
②散乱言语~离。
⒓
⒔〈古〉同"枝"、"肢"~叶。四~。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株
- 汉字id: 1603
- 单词: 株
- 拼音: zhu
- 拼音首字母: Z
- 音调: zhū
- 繁体: 株
- 部首: 木
- 关卡: 67
- 子关卡: 5
- 解释: 株
(形声。从木,朱声。本义露出地面的树根)
同本义
株,木根也。--《说文》。今语转曰桩。
命曰株送徒。--《史记·平准书》。集解根蒂也。”
若厥株驹。--《列子·黄帝》。释文枯树本也。”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韩非子·五蠹》
又
释其来而守株。
又
皆守株之类。
又如株橛(树桩、木根);株蘖(树木砍伐后根株生出的枝条)
泛指草木
泽涸无鱼,山童无株。--汉·焦赣《易林》
植根
大株于土;萍于水。--晋·干宝《搜神记》
又如株榾(残根断树);株柢(根祗);株枸(
株zhū
⒈露出地面的树根守~待兔(〈喻〉死守狭隘经验或妄想不劳而得)。
⒉棵儿,植物体植~。病~。良~。
⒊量词。指植物有桑八百~。
⒋
⒌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缝
- 汉字id: 1604
- 单词: 缝
- 拼音: feng
- 拼音首字母: F
- 音调: fénɡ
- 繁体: 縫
- 部首: 纟
- 关卡: 67
- 子关卡: 5
- 解释: 缝
(形声。从糸,表示与线丝等有关, 逢声。本义以针线连缀)
同本义
缝,以针紩衣也。--《说文》
缝,合也。--《广雅》
缝齐倍要。--《礼记·玉藻》。注紩也。”
可以缝裳。--《诗·魏风·葛屦》
临行密密缝。--孟郊《游子吟》
又如缝衣(缝制衣服);缝刺(缝纫与刺绣);缝缉(缝纫);缝织(缝纫编织)
补合
缝
缝合处
古者冠缩缝,今也衡缝。--《礼记·檀弓》
又如衣缝;裤缝;缝际(缝合之处)
缝 féng用针线连缀~补。
【缝纫】剪裁制做服装。
缝 fèng
⒈裂开的或自然显露的窄长口子一条裂~。有道~隙。墙上有~。
⒉接合的地方无~钢管。这是~合口留下的痕迹。
⒊空子~隙。见~插针。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隙
- 汉字id: 1605
- 单词: 隙
- 拼音: xi
- 拼音首字母: X
- 音调: xì
- 繁体: 隙
- 部首: 阝
- 关卡: 67
- 子关卡: 6
- 解释: 隙
(会意。从阜亦声。阜,土山,与土有关。本义墙上开裂的裂缝)
同本义。也泛指孔穴、空隙
隙,壁际孔也。--《说文》
隙,裂也。--《广雅》
墙之隙坏,谁之咎也。--《左传》
若驷之过隙。--《礼记·三年问》
二间夹钟出四隙之细也。--《国语·周语下》
柳每以暇日隙壁窥韩(韩翃)所居,即萧然葭艾,闻客至,必名人。--唐·孟棨《本事诗》
谚曰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商君书·修权》
又如裂隙;罅隙;隙穴(空隙与洞穴);隙地(空地);隙积(带有空隙垛体的体积)
空子
辅隙则国
隙、鄐xì
⒈裂缝缝~。墙~。
⒉感情上的裂痕有~。嫌~。
⒊孔,漏洞,空子,机会石~。洞~。伺~。乘~。
⒋空,空闲~地。农~(农村空闲之时)。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耀
- 汉字id: 1606
- 单词: 耀
- 拼音: yao
- 拼音首字母: Y
- 音调: yào
- 繁体: 燿
- 部首: 羽
- 关卡: 67
- 子关卡: 6
- 解释: 耀
(形声。从光,翟声。本义照耀)
同本义
耀,照也。--《说文》
焜燿寡人之望。--《左传·昭公三年》
以淳耀燿大。--《国语·郑语》
星耀而玄运。--《淮南子·览冥》
光远而自他有耀者也。--《左传》
又如耀目晶光(光彩夺目);耀夜(萤火虫的别名);耀芒(光芒照射);耀采(光彩照耀);耀亮(照亮);耀燿(光辉照耀)
晃眼
炫耀
耀明于子。--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又如夸耀;耀师(显示军队的威力;光荣出师);耀名(炫示虚名)
显示;显耀
耀灵。--《后
耀(燿)yào
⒈光线照射阳光照~。格外~眼。〈引〉光明增~。
⒉显示,显扬夸~。炫~。~武扬威£(大)谋~其奇(奇神奇)。
⒊光荣荣~。
耀shuò 1.销熔。
耀shào 1.细长。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梢
- 汉字id: 1607
- 单词: 梢
- 拼音: shao
- 拼音首字母: S
- 音调: shāo
- 繁体: 梢
- 部首: 木
- 关卡: 67
- 子关卡: 6
- 解释: 梢〈名〉
(形声。从木,肖声。本义树木的末端)
同本义
梢,梢木也。--《说文》
梢,梢擢。--《尔雅》。注谓木无枝柯,梢擢长而杀者。”
开花寄树梢。--白居易《有木诗》
高者挂羒长林梢。--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又如树梢;枝梢
树木的枝条
曳梢肆柴。--《淮南子·兵略》。注小柴也。”
如梢头;梢条;梢棒(亦作哨棒”。一种兵器,木棒)
事物的末尾或一段时间的尽头
被云梢。--《汉书·扬雄传》
又如眉梢;春梢
舵尾
梢,船舵尾也。--《广韵》。又
梢shāo
⒈树枝的末端树~儿。〈引〉末尾,末端,尽头眉~。船~。年~。
⒉事情的完结,下场收~。下~。
梢xiāo 1.谓流水冲激。参见"梢沟"。
梢shào 1.砍伐树木的枝叶。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寂
- 汉字id: 1608
- 单词: 寂
- 拼音: ji
- 拼音首字母: J
- 音调: jì
- 繁体: 寂
- 部首: 宀
- 关卡: 67
- 子关卡: 6
- 解释: 寂
(形声。从宀,叔声。本义静悄悄,没有声音)
同本义
寂,无人声。--《说文》
寂寥宇宙。--《四子讲德论》
寂兮寥兮,独立不改。--《老子》
寂然不动。--《易·系辞上》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柳宗元《永州八记》
满坐寂然。--《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人视端容寂。--明·魏学洢《核舟记》
俄而寂然。--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又如寂寂悄悄(悄悄地,不弄出声音地);寂密(隐密);寂天寞地(悄无声息)
安详闲静,心志淡泊
旷然无忧患,寂然无思虑。--嵇康《养生论》
寂jì
⒈没有声音~静。
⒉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莫
- 汉字id: 1609
- 单词: 莫
- 拼音: mo
- 拼音首字母: M
- 音调: mò
- 繁体: 莫
- 部首: 艹
- 关卡: 68
- 子关卡: 1
- 解释: 莫
表示否定,相当于不”
莫相知。--唐·柳宗元《三戒》
莫敢过其门。--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故莫能知。--宋·苏轼《石钟山记》
莫能得。--《史记·魏公子列传》
又如莫得(没有);爱莫能助;一筹莫展;莫可奈何(犹言无可奈何);莫之奈何(对它们无可奈何);莫或(没有);莫奈何(无可奈何)
表示劝戒。不要;不可;不能
慎莫留。--《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莫相忘。
莫愁前路无知己。--唐·高适《别董大》
莫用众人。--《资治通鉴》
又如闲人莫入;莫怪(不要怪罪);莫教(休教,别让);莫得(休得,不得
莫mò
⒈不要,不能闲人~进。变化~测。
⒉无,没有~此为甚。~不称快。
⒊
⒋
⒌
⒍
⒎〈古〉同"暮"。日落的时候。
莫mù 1.日落时,傍晩。 2.时间将尽。 3.昏暗。 4.酸模。野菜的一种。 5.通"幕"。参见"莫府"。 6.通"慕"。贪慕。
莫mì 1.封;覆盖。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腊
- 汉字id: 1610
- 单词: 腊
- 拼音: la
- 拼音首字母: L
- 音调: là
- 繁体: 興
- 部首: 月
- 关卡: 68
- 子关卡: 1
- 解释: 腊
(形声。从肉,巤声。本义年终祭祀) 祭名。古代阴历十二月的一种祭祀。冬至后第三个戌日祭祀众神
冬至后三戌,腊祭百神。--《说文》。字亦作臈。
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汉曰腊。--蔡邕《独断》
腊先祖五祀。--《礼记·月令》
虞不腊矣。--《左传·僖公五年》
又如腊日(古时腊祭之日。农历十二月初八);腊祭(古时岁终祭祀);腊会(古代腊祭时的集会);腊鼻(本为劣等鹞鹰,喻指无能之人)
腊
农历十二月
腊后花期知渐近,寒梅已作东风信
腊(興)là
⒈〈古〉十二月的一种祭祀◇因称夏历十二月为"腊月"~八(腊月初八)。~肉(腊月或冬天腌制后风干或烟熏过的肉)。
腊xī
⒈干肉,将肉晾干。
腊liè 1.剑的两面刃。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浑
- 汉字id: 1611
- 单词: 浑
- 拼音: hun
- 拼音首字母: H
- 音调: hún
- 繁体: 渾
- 部首: 氵
- 关卡: 68
- 子关卡: 1
- 解释: 浑
(形声。从水,军声。本义大水涌流声)
同本义
浑,水喷涌之声也。--《玉篇》
浑,混流声也。--《说文》
溟海浑瀋涌其后。--《文选·张协·七命》
浑浑若川。--《法言·问神》。注洪流也。”
财货浑浑如泉源。--《荀子·富国》
河名
桑干河上游支流,亦名浑源川,发源于山西省北端西麓
卢沟河在元明后的别称,因河水浑浊得名,即今永定河
小辽河,辽河最大的支流
浑江,又名佟家江,发源于吉林省龙岗山脉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吐谷浑的省称
浑天说的简称
浑hún
⒈污浊,水不清~浊。~水。
⒉糊涂~人。他讲的是~话。
⒊全。满~身是胆。
⒋天然的璞玉~金。
浑hùn 1.混杂;混淆。 2.蒙混。 3.胡乱。 4.苟且度过;苟且获取。 5.逗趣的,开玩笑的。
浑gǔn 1.见"浑浑"。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