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
- 汉字id: 1612
- 单词: 疑
- 拼音: yi
- 拼音首字母: Y
- 音调: yí
- 繁体: 疑
- 部首: 疋
- 关卡: 68
- 子关卡: 1
- 解释: 疑
(形声。小篆字形。从子止匕,矢声。止,不通。子,幼子。幼子多惑。本义怀疑)
同本义
疑,惑也。--《说文》
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孙子·谋攻》
时至而疑。--《周书·王佩》
疑邻人之父。--《韩非子·说难》
吾尝疑乎是。--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疑是地上霜。--唐·李白《静夜思》
自疑身外。--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汝腹中之物,佘疑其女也。--林觉民《与妻书》
又如疑思(疑虑);疑影(怀疑;疑团);疑猜(怀疑猜测);疑龊(疑惑);疑狐(怀疑;狐疑);疑念(因怀疑而思索
疑yí
⒈猜忌,不信~惑。~心。怀~。猜~。见~。~神~鬼。半信半~。
⒉不分明,难于断定、难于解决的~问。~难。~案。
⒊犹豫不决~行无成。~事无功。
疑níng 1.安定;止息。 2.凝聚;集结。亦指集结的部队。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虎
- 汉字id: 1613
- 单词: 虎
- 拼音: hu
- 拼音首字母: H
- 音调: hǔ
- 繁体: 虎
- 部首: 虍
- 关卡: 68
- 子关卡: 2
- 解释: 虎〈名〉
(象形。金文字形象以虎牙、虎纹为特征的虎形。本义老虎)
同本义
虎,山兽之君。--《说文》
阚如虓虎。--《诗·大雅·常武》
虎狼之心。--《史记·项羽本纪》
苛政猛于虎。--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曹公豺虎也。--《资治通鉴》
气吞万里如虎。--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又如虎螭(虎与龙);虎啸(虎吼叫);虎跃(猛虎腾跃);虎残(虎口余生)
凡伤害物
虎hǔ
⒈通称老虎。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间杂。性凶猛,捕食其它的兽,有时伤人。它是受保护的珍稀动物,严禁猎杀食用。
⒉〈喻〉勇猛,威武~将。
⒊同"唬"。
⒋
⒌
①〈喻〉危险的境地~口余生。
②手上拇指与食指相交的部位。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占
- 汉字id: 1614
- 单词: 占
- 拼音: zhan
- 拼音首字母: Z
- 音调: zhàn
- 繁体: 占
- 部首: 卜
- 关卡: 68
- 子关卡: 2
- 解释: 占
(会意。从卜,从口。以口问卜。本义推测吉凶,即察看甲骨的裂纹或蓍草排列的情况取兆推测吉凶)
同本义
占,视兆问也。--《说文》
未占有孚。--《易·萃》
极数知来之谓占。--《易·系辞》
三人占。--《书·洪范》
占者三人。--《仪礼·士丧礼》。注三人,掌玉兆、瓦兆、原兆者也。”
占衿兆。--《荀子·王制》
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易·系辞上》
史苏占之,曰不吉。--《左传·僖公十五年》
又如占旺相(占卜时运);占人(掌占卜的官员);占工(占者。占家。专门从事占卜的人);占术(占卜
占(佔)zhàn
⒈据有,夺取~据。~有。~领。攻~。
⒉处于某种地位或情况~优势∠格率~百分之九十九以上。
占zhān迷信者用龟甲、铜钱或竹签等所谓"算命、推算吉凶"的一种活动~卦、~卜等都是骗人的把戏。
占tiē 1.戏曲角色行当。次要的旦角。原为"贴"字的简写,如明沈采所作传奇《千金记》第六出扮演漂母的角色,富春堂刊本作"贴旦",或简作"贴",《六十种曲》本写作"占
旦",或作"占"。近代戏曲里,"旦行"也可称为"占行"。
占chān 1.见"占占"。
占diān 1.见"占俲"。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铺
- 汉字id: 1615
- 单词: 铺
- 拼音: pu
- 拼音首字母: P
- 音调: pù
- 繁体: 鋪
- 部首: 钅
- 关卡: 68
- 子关卡: 2
- 解释: 铺
(形声。从金,甫声。本义衔门环的底座。又称铺首”)
同本义
铺,箸门铺首也。--《说文》
挤玉户以撼金铺兮。--司马相如《长门赋》
金琐银铺。--何晏《景福殿赋》
铜龟蛇铺首鸣。--《汉书·哀帝纪》
金铺交映。--西晋·左思《蜀都赋》
又如铺手(铺首)
铜器名。豆属。其上为一平的直壁浅盘。铺与豆的区别在于它没有细长的把柄,在盘下连铸一较宽的高圈足
铺,亦古器名,有公刘铺,有天尹养铺,形亦如簠,但簠方而铺圆耳。--明·杨慎《丹铅总录》
铺
把东西展开或摊平
铺(舖)pù
⒈商店店~。饭~子。杂货~儿。
⒉床床~。搭个~。
⒊旧时指驿站。现多用于地名十里~。
铺 pū
⒈陈设,展开,摊平摆置~设。~开。~平。~纸。~轨。平~直叙。
⒉门环的底座金~交映。
⒊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均
- 汉字id: 1616
- 单词: 均
- 拼音: jun
- 拼音首字母: J
- 音调: jūn
- 繁体: 均
- 部首: 土
- 关卡: 68
- 子关卡: 2
- 解释: 均
(形声。从土,匀声。匀”亦兼表字义∠起来指土地分配均平。本义均匀;公平)
同本义
均,平也。--《说文》
乃均土地。--《周礼·小司徒》
土均。--《周礼·序官·均人》
大夫不均。--《诗·小雅·北山》
而患不均。--《论语·季氏》
盖均无贫。
性行淑均。--诸葛亮《出师表》
霜露所均。--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有无不均。--清·方苞《狱中杂记》
又如均壹(公平专一);均浃(平均而普遍);均人(官名。周礼地官之属。掌平均土地征役);均徧(公平周徧);均辨(公平);均平(均匀公平)
均jūn
⒈匀,平~匀。平~。~摊。势~力敌。
⒉同,都,全、皆~等∠家~安。~已做好。
均yùn 1.古代校正乐器音律的器具。 2."韵"的古字。 3.通"耘"。参见"均田"。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匀
- 汉字id: 1617
- 单词: 匀
- 拼音: yun
- 拼音首字母: Y
- 音调: yún
- 繁体: 匀
- 部首: 勹
- 关卡: 68
- 子关卡: 3
- 解释: 匀
(会意。从勹二。勹,象人曲形有所包裹,二”表示所裹不多。本义少)
假借为均”。分,分出
匀,调匀也。--《一切经音义》引《说文》
不假东风次第吹,笔匀春色一枝枝。--唐·杜荀鹤《题花木障》
又如匀滚(拉平;平均);饭匀着吃;叫东村匀出一匹马来;匀摊(平均分摊)
涂抹均匀
向镜轻匀衬脸霞。--韩儛《咏手诗》
又如匀注(均匀地点染;化妆);匀面(化妆时用手搓脸使脂粉匀净);匀红点翠(涂脂画眉)
打扮
小妇欲出门,隈门匀红妆。--卢仝《小妇吟》
匀
均匀
匀yún
⒈平均,使平均均~。谷种要撒~。两盘菜~一~,就一样多了。
⒉分让,腾出~包糖给他。~出两间房子做实验室。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叠
- 汉字id: 1618
- 单词: 叠
- 拼音: die
- 拼音首字母: D
- 音调: dié
- 繁体: 曡
- 部首: 又
- 关卡: 68
- 子关卡: 3
- 解释: 叠
(会意。金文字形,象物体叠放在俎”上。本义重叠)
同本义
曡,重也,积也。--《苍颉篇》
阳始出奥舒、曡。--《书·太元乐》。注积也。”
虽累叶百叠,而富强相继。--《文选·左思·吴都赋》
又如叠石为山;叠暴(显露;指人激动时青筋鼓出来);叠字(单字的重叠);叠雪(重叠飞扬的雪花)
折,折叠,交叠,指用对折或交叠的方法减少长度或宽度
振作
只好叠着精神,稳着步儿,探着腰儿,挺着胸儿…望前而行。--《镜花缘》
轻击
叠 dié
①重复地堆;累积重~。
②折叠~衣服。
【叠罗汉】人上架人,组合成各种样式,是体操、杂技表演项目之一。
【叠韵】一个词中的两个字或几个字的韵母相同。如'翩跹'、'昂扬'等。
【叠嶂】重叠的山峰。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茎
- 汉字id: 1619
- 单词: 茎
- 拼音: jing
- 拼音首字母: J
- 音调: jīnɡ
- 繁体: 莖
- 部首: 艹
- 关卡: 68
- 子关卡: 3
- 解释: 茎
(形声。从苃,巠声。本义植物的主干)
同本义
茎,枝柱也。谓众枝之主。--《说文》
茎,本也。--《广雅》。按,字从苃,苃曰茎,木日干。散文则草木枝亦皆曰茎。
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荀子·劝学》
又如块茎;根茎;球茎;鳞茎;地上茎;地下茎;茎立(像草茎一样的直立);茎英(古乐名)
柱;竿
抗仙掌以承露,擢双立之金茎。--《后汉书》
小枝
茎,小枝也。--唐·慧琳《一切经音义》
器物的柄
桃氏为剑,腊广二寸有半寸…以其腊广为之茎围,长倍之。--《周礼》
茎
指长
茎(莖)jīng
⒈植物的营养器官之一。它常是植物的主干,起支撑作用,又具有输送水分、养料和储存养料等作用。有些植物有地下茎,如藕、马铃薯、荸荠等,还可发生变态及进行无性繁
殖。
⒉量词,义同"根"几~麦秆。数~毛发。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柄
- 汉字id: 1620
- 单词: 柄
- 拼音: bing
- 拼音首字母: B
- 音调: bǐnɡ
- 繁体: 柄
- 部首: 木
- 关卡: 68
- 子关卡: 3
- 解释: 柄
(形声。从木,丙声。本义器物的把儿)
同本义
柄,柯也。(柯斧柄。)--《说文》
覆之南柄。--《仪礼·少牢礼》
有柄。--《仪礼·大射礼》
柄(铁椎把)铁折叠环复。--明·魏禧《大铁椎传》
又如柄子(方言。器物的把儿);刀柄;勺柄;曲柄(曲轴的弯曲部分)
权力
而皇上无寸柄。--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又如权柄(所掌握的权力);柄用(被重用而掌握大权);柄令(权柄;命令)
植物的花、叶、果和枝茎相连的部分
比喻言行上被人抓住的缺点、漏洞
根本
柄 bǐng
①器具的把锄~。
②植物的花、叶或果实与茎或枝连着的部分花~、叶~。
③比喻言行上的短处把~、话~。
④执掌~政。
⑤权国~。
⑥量词。两~斧子。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触
- 汉字id: 1621
- 单词: 触
- 拼音: chu
- 拼音首字母: C
- 音调: chù
- 繁体: 觸
- 部首: 角
- 关卡: 68
- 子关卡: 4
- 解释: 触〈动〉
(形声。从角,蜀声。本义以角撞物)
用角抵人或物
触,牴也。--《说文》
兽穷则触。--《新序杂事》
触槐而死。--《左传》
羝羊触藩。--《易·大壮》
又如触藩(以角触撞藩篱);触藩羝羊(公羊抵触藩篱,角被挂,无法摆脱很焦急)
撞,碰
手之所触。--《庄子·养生主》
又如触损(伤害);触抵(抵触顶撞);触搏(撞击)
接触
遇到;遭受
触草木,尽死。--柳宗元《捕蛇者说》
又如触受(触及,遭受);触值(遭遇);
触 chù
①接触;碰~电、一~即发。
②触动;感动;感~、忽有所~。
【触机】触动灵机不假思索~即发。
【触角】〈生〉通常指动物头部细长的感觉器官。在节肢动物中由附肢变成。具触觉、嗅觉功能。有的种类还具其他多种功能。
【触景生情】为眼前的景物所触动而产生某种情感。
【触觉】〈生〉机械刺激引起的皮肤感觉。狭义指刺激轻轻接触皮肤所引起的肤觉。广义还包括压觉和振动觉。盲聋哑人的触觉多有高度的发展,以补偿听觉和视觉缺陷。
【触类旁通】掌握某种知识或规律后,推知相关的知识或规律。旁通互相贯通。
【触目惊心】见【怵目惊心】。
【触目伤怀】看到某种事物而引起内心伤感。
【触手】〈生〉无脊椎动物头部细长柔韧的突起物。主要作触觉和卷攫用,间或也有呼吸、运动、支持身体等功能。水螅、沙蚕、海参等都具触手。
触(觸)chù
⒈抵,用角顶撞有角者~。
⒉碰撞,碰着~动。~礁。~电。接~。~目惊心。
⒊冒犯~犯。~怒。
⒋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