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星球
  • «
  • 1
  • 2
  • ...
  • 211
  • 212
  • 213
  • 214
  • 215
  • 216
  • 217
  • ...
  • 246
  • 247
  • »

渲

  • 汉字id: 2132
  • 单词: 渲
  • 拼音: xuan
  • 拼音首字母: X
  • 音调: xuàn
  • 繁体: 渲
  • 部首: 氵
  • 关卡: 89
  • 子关卡: 5
  • 解释: 渲 (形声。从水,宣声。本义一种绘画方法,先把颜料涂在纸上,再用笔蘸水涂抹使色彩浓淡适宜) 同本义 以水墨再三而淋之,谓之渲。--宋·郭熙《林泉高致·画诀》 又如渲染 渲xuàn ⒈中国的一种绘画方法,将水墨或颜料淋在纸上,再用笔蘸水涂抹,使色彩浓淡适宜。 ⒉ ①用水墨或淡色颜料涂染画面。 ②在写作中对人物、情景等着重的描写。〈喻〉过分地夸大。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勒

  • 汉字id: 2133
  • 单词: 勒
  • 拼音: le
  • 拼音首字母: L
  • 音调: lè
  • 繁体: 勒
  • 部首: 力
  • 关卡: 89
  • 子关卡: 6
  • 解释: 勒〈名〉 (形声。从革,力声。从革”,表示与皮革有关。本义套在马头上带嚼子的笼头) 同本义 勒,马头络衔也。--《说文》 勒面绩总。--《周礼·巾车》 案勒一具。--《汉书·匈奴传》。注马辔也。” 弓矢鞍勒。--《后汉书·乌桓鲜卑传》 缨辔贝勒。--《仪礼·既夕礼》 又如马勒;勒面(古代马面饰) 对数能量损失,中子能量损失的一种量度,等于中子初始能量与在慢化过程中任一点上能量之比的自然对数值 勒克司的简称(照度单位) 姓。 勒 〈动〉 约束;收紧缰绳以止住马骡等或使马转身 勒lēi ⒈使用绳索等捆住或套住,再拉紧捆好~紧。 勒lè ⒈带嚼子的笼头鞍~一具。〈引〉约束,强制教~子孙。敲诈~索。~令赔退。 ⒉拉住缰绳不使前进悬崖~马。 ⒊统帅,率领~兵。 ⒋雕刻~铭。~石。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吟

  • 汉字id: 2134
  • 单词: 吟
  • 拼音: yin
  • 拼音首字母: Y
  • 音调: yín
  • 繁体: 唫
  • 部首: 口
  • 关卡: 89
  • 子关卡: 6
  • 解释: 吟 (形声。从口,今声。唫为吟的本字。本义呻吟、叹息) 同本义 吟,呻也。--《说文》 吟,叹也。--《苍颉篇》 呿吟至微。--《素问·宝命全形论》。注谓吟叹也。” 昼吟宵哭。--《战国策·楚策》 相送悲吟不尽情,关山陇坂高无极。--明·何景明《陇右行送徐少参》 又如吟呻(呻吟。因痛苦而发出哼哼声);吟啸(悲叹;哀号) 吟咏;诵读 倚树而吟。--《庄子·德充符》 则将吴吟。--《战国策·秦策》。注歌吟也。” 盗跖吟口。--《荀子·不苟》 吟青黄。--《汉书·礼乐志》。注 吟(唫)yín ⒈声调抑扬地念颂~诗。~咏。 ⒉一种诗体的名称梁父~。天姥~。泛指诗歌~社(诗社)。 ⒊叹息昼~宵哭。 ⒋鸣,叫莺~。猿~。 吟yǐn 1.见"噤吟"。 吟jìn 1.闭口。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迂

  • 汉字id: 2135
  • 单词: 迂
  • 拼音: yu
  • 拼音首字母: Y
  • 音调: yū
  • 繁体: 迂
  • 部首: 辶
  • 关卡: 89
  • 子关卡: 6
  • 解释: 迂〈形〉 (形声。从辵,于声。本义曲折,绕远) 同本义 迂,僻也。--《说文》。按,僻远也。 迂乃心。--《书·盘庚》。传僻也。” 子之迂也。--《论语》。皇疏远也。” 彼岂乐为迂阔哉。--班固《答宾戏》 寡人以为迂言也。”--《吕氏春秋·先已》 却霍见其语迂。--《国语·周语》。注迂回加诬于人。” 迂,曲也。--《后汉书·蔡邕传》注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列子·汤问》 又如迂直(虽迂曲却是最直接有利的);迂折(迂回曲折);迂弘(深远宏大);迂邈(遥远);迂路(绕路);迂深 迂yū ⒈曲折,绕远~曲。~回。 ⒉陈旧,不合时宜~腐。~论。~时。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襟

  • 汉字id: 2136
  • 单词: 襟
  • 拼音: jin
  • 拼音首字母: J
  • 音调: jīn
  • 繁体: 襟
  • 部首: 衤
  • 关卡: 89
  • 子关卡: 6
  • 解释: 襟〈名〉 (形声。从衣,禁声。本义古代指衣的交领) 同本义◇指衣的前幅。 泣下沾襟。--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又如襟袂(襟袖。衣襟和衣袖);襟带(衣襟和腰带);襟卫(襟带周卫);襟子(衣襟);襟儿(衣襟) 连襟的省称。本人与妻子的兄弟或姐妹的夫婿间的关系或两婿相称 胸怀 前面 古衣襟左右相交,因用以比喻地势的交会扼要 襟jīn ⒈衣服胸前的部分大~。对~。底~。 ⒉ ⒊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蹄

  • 汉字id: 2137
  • 单词: 蹄
  • 拼音: ti
  • 拼音首字母: T
  • 音调: tí
  • 繁体: 蹏
  • 部首: 足
  • 关卡: 90
  • 子关卡: 1
  • 解释: 蹄〈名〉 (形声。从足,本义牛、马、猪、羊等有蹄类哺乳动物足趾前部的典型角质覆盖物,以将趾的末端几乎全部包裹住,又指有角质保护物的脚) 同本义 马候蹄。--《谷梁传·昭公八年》。释文蹄,马足也。” 马蹄可以践霜雪。--《庄子·马蹄》 驴不胜怒蹄之。(蹄,用如动词踢。)--唐·柳宗元《三戒》 又如牛蹄;马蹄;猪蹄;蹄涔(留有牛马脚迹的小池塘);蹄洼(留有蹄迹的小水塘);蹄道(有着兽蹄鸟迹的走道);蹄蚤(蹄趾与脚爪);蹄书(诏令;诏书。因用赫蹄纸书写,故称) 指牲口 如蹄尾(泛指禽兽);蹄腿(牲畜的腿部 蹄(蹏)tí马、牛、羊、猪等趾端的角质保护物。又指有角质保护物的脚马~。猪~子。 蹄dì 1.踢。 2.踩,踏。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貌

  • 汉字id: 2138
  • 单词: 貌
  • 拼音: mao
  • 拼音首字母: M
  • 音调: mào
  • 繁体: 皃
  • 部首: 豸
  • 关卡: 90
  • 子关卡: 1
  • 解释: 貌 (形声。从豹省,皃声。本作皃”,从人白”,象人面形。儿,古文人”字。本义面容,相貌,容貌) 同本义(外在的仪表,生就的形象) 皃,颂仪也。--《说文》。按,面之神气曰颂,面之形状曰皃。 夫皃情之华也。--《国语·晋语》 貌思恭。--《论语》。皇疏动容谓之皃。” 貌耸神溢。--唐·李朝威《柳毅传》 人之貌有与也。--《庄子·养生主》 子产蹴然改容更貌。--《庄子·德充符》 貌甚寝。--明·魏禧《大铁椎传》 又如貌团团(形容面容姣圆、丰润的样子);貌侵(容貌丑陋 貌(皃)mào ⒈面容,长相面~。容~。相~。 ⒉外表,外观外~。~合神离。形~奇伟。 ⒊情态,样子笑~。愉快~。花园的全~。 貌mò 1.描绘。 2.指刺绣图像。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拘

  • 汉字id: 2139
  • 单词: 拘
  • 拼音: ju
  • 拼音首字母: J
  • 音调: jū
  • 繁体: 拘
  • 部首: 扌
  • 关卡: 90
  • 子关卡: 1
  • 解释: 拘 (会意。从手,从句,句亦声。本义拘留,拘禁) 同本义 拘,止也。--《说文》 艮为拘随物系之。--《易·说卦》传 拘系之乃从。--《易·随》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狎徐君,拘齐庆封。--《韩非子·十过》 又如拘证(缉拿审问);拘刷(通缉;拘捕);拘究(拘留审察);拘制(拘禁,系缚); 拘责(拘留责罚);拘闭(拘禁,扣押) 束缚;限制 使人拘而多畏。--《汉书·司马迁传》 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荀子·宥坐》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庄子·秋水》 拘,犹限也。 拘jū ⒈扣押或逮捕~留。~禁。  ⒉固执~泥。~谨。别太~。 ⒊束缚,限制~束。不~多少。~于成规。 ⒋ ①痉挛。 ②绻曲脚太冷,~挛儿。 拘gōu 1.遮蔽。 2.轻微地牵引。 3.取。 4.弯曲。 5.勾拉。 拘qú 1.参见"拘拘"。 拘jǔ 1.拘涧,水名。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羞

  • 汉字id: 2140
  • 单词: 羞
  • 拼音: xiu
  • 拼音首字母: X
  • 音调: xiū
  • 繁体: 羞
  • 部首: 羊
  • 关卡: 90
  • 子关卡: 1
  • 解释: 羞 (会意兼形声。据甲骨文,以手持羊,表示进献。小篆从羊,从丑,丑亦声。丑”是手的讹变。本义进献) 同本义 羞,进献也。从羊,羊所进也。--《说文》 以式法掌祭祀之戒具,与其荐羞。--《周礼·宰夫》。注庶羞,内羞”。按,内羞,房中之羞也。 共其笾荐羞之实。--《周礼·笾人》。注荐羞皆进也。” 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左传》 又如羞豆(古代祭祀宴享时进献食物的一种盛器);羞膳(进献食品) 推荐;进用 有武德以羞为正卿。--《国语·晋语九》 假借为丑”。感到耻辱 或承之羞 羞xiū ⒈害臊,难为情,使难为情~怯。~人答答。别~她。 ⒉感到耻辱~愧。~惭。~与为伍。 ⒊进献~玉芝(芝灵芝草)。 ⒋美好的食物珍~。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涩

  • 汉字id: 2141
  • 单词: 涩
  • 拼音: se
  • 拼音首字母: S
  • 音调: sè
  • 繁体: 澀
  • 部首: 氵
  • 关卡: 90
  • 子关卡: 2
  • 解释: 涩 (形声。从水,歰声。声符为本字,象四只脚两两相抵,表示不滑,是会意字。本义不滑溜) 同本义 濇,不滑也。--《说文》 短而濇。--《素问·至真要大论》 濇,文歰,今作澀,不滑也。--《一切经音义》 始余有佩刀甚良,至是涩不可拔。--刘禹锡《砥石赋·序》 又如涩噎(因不滑润而梗噎);涩道(刻有花纹的倾斜石砌);涩巴巴(形容不滑润);涩浪(古代宫墙基垒石凹入,作文纹状);涩脉(脉动往来不流利,虚细而迟) 味不甘滑 酸涩如棠梨。--杜甫《病桔》 又如涩苦(又涩又苦);涩赤(干涩发红);涩重(干涩沉 涩(澀、濇)sè ⒈使舌头感到不滑润、不好受的一种滋味这柿子~口。 ⒉不光滑,不滑溜滞~。枯~。 ⒊文章难读难懂文字生~。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