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星球
  • «
  • 1
  • 2
  • ...
  • 71
  • 72
  • 73
  • 74
  • 75
  • 76
  • 77
  • ...
  • 246
  • 247
  • »

杜

  • 汉字id: 731
  • 单词: 杜
  • 拼音: du
  • 拼音首字母: D
  • 音调: dù
  • 繁体: 杜
  • 部首: 木
  • 关卡: 31
  • 子关卡: 3
  • 解释: 杜 (形声。从木,土声。本义杜梨,棠梨,一种木本植物) 同本义 杜,甘棠也。--《说文》。按牡曰棠,牝曰杜。” 杜树大者插五枝。--《齐民要术》 姓 杜 堵塞 杜,塞也。--《小尔雅·广诂》 犯令陵政则杜之。--《周礼·大司马》。注杜塞使不得与邻国交通。” 又如杜耳恶闻(塞住耳朵不愿听);杜隔(阻塞隔离);杜闭(堵塞,关闭);杜禁(堵塞) 关门,封闭 杜乃护王。--《书·费誓》。注闭也。” 犯令陵政则杜之。--《周礼·夏官·大司马》 强公室,杜私门。--《史记·李斯列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鹃

  • 汉字id: 732
  • 单词: 鹃
  • 拼音: juan
  • 拼音首字母: J
  • 音调: juān
  • 繁体: 鵱
  • 部首: 鸟
  • 关卡: 31
  • 子关卡: 3
  • 解释: 鹃 (形声。从鸟,胦声。本义鸟名,即杜鹃) 同本义 卵产于别的鸟巢中为它代孵,吃毛虫,是益鸟。如鹃血(传说杜鹃啼声凄苦,日夜不停,甚至口中流血。常比喻悲怨之深);鹃魂(借指冤魂);鹃啼(形容思念之苦或悲怨极深) 鹃juān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冒

  • 汉字id: 733
  • 单词: 冒
  • 拼音: mao
  • 拼音首字母: M
  • 音调: mào
  • 繁体: 冐
  • 部首: 冂
  • 关卡: 31
  • 子关卡: 4
  • 解释: 冒 (会意。小篆字形。上为帽子,下边是眼睛。本义帽子) 帽”的古字。帽子 著黄冒。--《汉书·儁不疑传》 白纱冒者,视朝、听讼、宴见宾客之服也。--《新唐书》 又如冒絮(头巾) 古代殓尸的布囊,由上下两截合成 冒缁质,长与手齐。--《仪礼》 冒与芼古字通。芼,菜也 肥狗之和,冒以山肤。--枚乘《七发》 通瑁”。天子所执之玉 天子执冒四寸,以朝诸侯。--《周礼·考工记·玉人》 冒 戴帽 山东之卒被甲冒胄以会战。--《战国策》 贪求,不知满足地追求 冒mào ⒈上升,外透~烟。~火。~气。~泡。 ⒉顶着,向着~雨。~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⒊鲁莽,轻率~昧。~失。 ⒋触犯,冲撞~犯。 ⒌假充,假托~充。~名。~牌货。 ⒍贪婪。 ⒎ ⒏ ⒐ 冒mò ⒈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雷

  • 汉字id: 734
  • 单词: 雷
  • 拼音: lei
  • 拼音首字母: L
  • 音调: léi
  • 繁体: 靬
  • 部首: 雨
  • 关卡: 31
  • 子关卡: 4
  • 解释: 雷 (象形。甲骨文,中间象闪电,圆圈和小点表示雷声。整个字形象雷声和闪电相伴而作。小篆变成了会意字,从雨,下象雷声相连之形,表示打雷下雨。本义云层放电时发出的巨响 ) 同本义 靬,阴阳薄动,靬雨生物者也。--《说文》 阴阳合为雷。--《春秋·玄命苞》 雷者,阴中之阳也。--《白虎通》 仲春,雷乃发声,仲秋,雷始收声。--《礼记·月令》 雷以动之,风以散之,雨以润之。--《易·说卦》 阴阳相薄为雷。--《淮南子·坠形》 天下应之如雷霆。--《荀子·儒效》 如雷如霆,徐方震惊。--《诗·大雅·常武》 峭壁 雷léi ⒈云层放电时发出的巨响~声。~电交加。 却相同两份答卷~同。 ⒉一类爆炸性的武器地~。鱼~。 ⒊ 雷lèi 1.通"擂"。 2.通"祑"。古时作战用以击敌之石块。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需

  • 汉字id: 735
  • 单词: 需
  • 拼音: xu
  • 拼音首字母: X
  • 音调: xū
  • 繁体: 需
  • 部首: 雨
  • 关卡: 31
  • 子关卡: 4
  • 解释: 需 (会意。从雨而声。需”指遇雨,停在那里等待。本义等待) 同本义 需,须也。--《易·需》。传需者,待也。” 聂许闻之需役。--《庄子·大宗师》 九江需次今几年,去去渌水依红莲。--宋·楼钥《送袁恭安赴江州节推》 略举数端,以需善择。--清·包世臣《文谱》 又如需次(候补官员依照资历补缺);需铨(等待铨选录用) 需要 零星需用亦在账房内开销。--《红楼梦》 又如按需分配;必需;需用(需要的用度) 索取 只为前日毛延寿,指写丹青,遍需金帛。--明·陈玉阳《昭君出塞》 需 需xū ⒈要求,应该有,必须有~要。~求。必~品。按~分配。 ⒉必须要用的物资军~品。 需nuò 1.懦弱;畏怯。 需ruǎn 1.柔软。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迈

  • 汉字id: 736
  • 单词: 迈
  • 拼音: mai
  • 拼音首字母: M
  • 音调: mài
  • 繁体: 邁
  • 部首: 辶
  • 关卡: 31
  • 子关卡: 4
  • 解释: 迈 (形声。从辵 夲义远行) 同本义 丙子九月,辞家西迈。--钱谦益《徐霞客传》 我日斯迈,而月斯征。--《诗·小雅·小宛》 ∪缏跬(勇行迈进);迈迹(迈行;远行) 行走;跨步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诗·王风·黍离》 又如迈过门槛;迈腿;迈步(举脚向前走;跨出步子);迈开(向前跨出) 超过,跨越 三王可迈,五帝可越。--《三国志·高堂隆传》 又如迈世(超越时代);迈秀(超逸秀拔);迈绩(超绝的功绩) 时光流逝 今我不乐,日月其迈。--《诗·唐风·蟋蟀》 又如迈迈(往逝的样子);迈往(时 迈(邁)mài ⒈行,去长~。 ⒉跨步向前~进。 ⒊超过,超越三王可~。五帝可越。 ⒋老年~。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迷

  • 汉字id: 737
  • 单词: 迷
  • 拼音: mi
  • 拼音首字母: M
  • 音调: mí
  • 繁体: 迷
  • 部首: 辶
  • 关卡: 31
  • 子关卡: 5
  • 解释: 迷 (形声。从辵,米声。本义迷路;分辨不清) 同本义 迷,惑也。--《说文》 烈风雷雨弗迷。--《书·舜典》 凡夫失其所欲之路,而妄行之,则为迷。--《韩非子·解老》 及行迷之未远。--《离骚》 迷不知宠之门。--《楚辞·惜诵》 迷其所在。--《聊斋志异·促织》 入溆浦余儃佪兮,迷不知吾所如。--《楚辞·九章·涉江》 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杜牧《阿房宫赋》 遂迷,不复得路。--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其若迷。--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无迷其途。 道中迷雾。--清·姚鼐《登 迷mí ⒈分辨不清~航。~途知返。 ⒉神智昏乱~糊。~乱。 ⒊沉醉,对某种事物产生特殊的眷恋~恋。 ⒋入迷于某种事物的人球~。养兔~。 ⒌诱惑,陶醉~惑。景色~人。 ⒍ ①信仰神仙鬼怪和命运等愚昧者~信。~信者愚昧。对于搞~信活动者,按治安法规处罚;若有罪行,则按《刑法》惩办。 ②盲目信仰和崇拜切莫~信。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迹

  • 汉字id: 738
  • 单词: 迹
  • 拼音: ji
  • 拼音首字母: J
  • 音调: jì
  • 繁体: 踖
  • 部首: 辶
  • 关卡: 31
  • 子关卡: 5
  • 解释: 迹 同本义 赵主父令工施钩梯而缘播吾(山名),刻疏人迹其上。--《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又如浪迹天涯;人迹(人的足迹);人急至;迹蹈(重复走过的路);迹状(行迹);迹响(踪纪声响) 留下的印子 蟆入草间,蹑迹披求。--《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痕迹;血迹;笔迹;墨迹 前人留下的事物(主要指建筑或器物) 故平公之迹不可明也。--《韩非子·难一》 又如古迹;胜迹;古城墙的遗迹;史迹;迹相(表露出来的不很显著的情况,可借以推断过去或将来) 通绩”。功劳 如是则其迹长矣。--《 迹(踖、蹟)jì ⒈脚印留有足~。寻觅踪~。〈引〉留下的印子,或前人遗留下的事物(多指建筑或器物)痕~。保存遗~。保护古~。 ⒉重要的,奇特的事情事~。奇~。 ⒊ 迹jī 1.脚印;足迹。 2.痕迹。 3.指手迹。 4.形迹;行动。 5.业绩;事迹。 6.追踪;追寻。 7.至;蹈。 8.遵循;仿效。 9.考核;推究。 10.量词。相当于"步"。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叔

  • 汉字id: 739
  • 单词: 叔
  • 拼音: shu
  • 拼音首字母: S
  • 音调: shū
  • 繁体: 叔
  • 部首: 又
  • 关卡: 31
  • 子关卡: 5
  • 解释: 叔 会意兼形声。同本义 叔,拾也。--《说文》。汝南名收芋为叔。 九月叔苴,采荼薪樗。--《诗·豳风·七月》 叔 假借为少”。年幼的 叔者,少也。--《白虎通·姓名》 父之兄弟后生为叔父,父之弟妻为叔母。又夫之弟为叔。--《尔雅》 伯某甫,仲叔季,唯其所当。--《仪礼·士冠礼》 古时兄弟长幼顺序常用伯、仲、叔、季”或孟、仲、叔、季”表示,叔表示排第三的 仲叔继幽沦。--唐·柳宗元《哭连州凌员外司马》 末;衰 同姓蓄,则曰叔父,异姓蓄,则曰叔舅。--《仪礼· 叔shū ⒈兄弟排行(伯仲~季)伯是老大,~为老三。 ⒉丈夫的弟弟二~。小~。 ⒊父亲的弟弟~父。 ⒋跟父亲同辈而年龄比父亲小的男子表~。张~ ~。 叔chù 1.美好;善。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锋

  • 汉字id: 740
  • 单词: 锋
  • 拼音: feng
  • 拼音首字母: F
  • 音调: fēnɡ
  • 繁体: 鋒
  • 部首: 钅
  • 关卡: 31
  • 子关卡: 5
  • 解释: 锋 (形声。从金,。本义刀、剑等的尖端或锐利部分) 同本义 底厉锋锷。--《汉书·萧望之传》 又如锋端(指刀剑等兵器的刃口);锋镝(刀刃和箭头。泛指武器);锋锷(锋刃。泛指刀剑) 借指刀、剑等有刃的兵器 且天下锐精持锋欲为陛下所为者甚众。--《史记·淮阴侯列传》 又如锋钲(利酵铜钲);锋栝(刀与箭。引申为战争);锋矢(刀和箭) 泛指器物尖锐犀利的部分 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梦溪笔谈》 又如针锋;笔锋;锋毫(毛笔的尖端) 队 锋 fēng ⒈刀、剑等兵器的锐利部分~刃。刀~。交~(打仗或比赛)。〈引〉 ①器物尖锐犀利的部分针~。笔~。 ②带头的,在前面的先~。前~。〈喻〉锐气,才干或言论的锐利~芒。谈~。词~。 ⒉锋利京师所制兵器,多不~利。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