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星球
  • «
  • 1
  • 2
  • ...
  • 72
  • 73
  • 74
  • 75
  • 76
  • 77
  • 78
  • ...
  • 246
  • 247
  • »

滴

  • 汉字id: 741
  • 单词: 滴
  • 拼音: di
  • 拼音首字母: D
  • 音调: dī
  • 繁体: 滴
  • 部首: 氵
  • 关卡: 31
  • 子关卡: 6
  • 解释: 滴 (形声。从水,啇声。本义液体一点一点落下来。成语滴水成冰) 同本义 滴,水注也。--《说文》 若何滴滴。--《列子·力命》 临岐别数子,握手泪再滴。--唐·杜甫《发同谷县》 又如滴沥(水下滴);滴溜(涓滴的水);滴水(滴下来的水);滴溜当啷(不断下滴的样子) 滴 水点;点点下落的液体 滴 形容雨水下落和钟摆等的声音 滴 dī ①液体一点一点地向下落~眼药。 ②一点一点地向下落的液体雨~。 ③量词。 ②用于滴下的液体的数量一~血。 【滴定管】化学分析用的仪器。为一细长而内径均匀的玻璃管,管壁上有刻度,下端附有活塞或带玻璃珠的橡皮管,前者为酸式滴定管,后者为碱式滴定管。此外还有自动滴定 管等。 【滴水穿石】见【水滴石穿】。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洒

  • 汉字id: 742
  • 单词: 洒
  • 拼音: sa
  • 拼音首字母: S
  • 音调: sǎ
  • 繁体: 灑
  • 部首: 氵
  • 关卡: 31
  • 子关卡: 6
  • 解释: 洒 (形声。从水,西声。本义把水散布在地上) 同本义 洒,滌水也。古文以为灑掃言。--《说文》 洒,濯也。--《字林》 一洒之者也。--《孟子》 洒扫室堂及庭。--《礼记·内则》 又如黎明即起,洒扫庭除;洒削(洒水以磨刀);洒泼(胡乱挥霍);扫地先洒些水;洒酒(把酒浇洒在地上);洒削(洒水磨刀) 东西散落 以灰洒毒之。--《周礼·赤犮氏》 掌五寝之掃除粪洒之事。--《周礼·隶仆》 弗洒弗掃。--《诗·唐风·山有枢》 父生不得供备洒埽之臣。--《国语·晋语》 茅飞 洒(灑)sǎ ⒈液体散落先~水,后扫地。酒~了。 ⒉东西散落米~到地上了。 ⒊ ⒋ 洒shī 1.通"酾"。疏导分散水流。 2.雕文貌。 洒lí 1.见"淋洒"。 洒xǐ 1.洗涤;洗雪。 洒cuǐ 1.高峻貌。《诗.邶风.新台》"新台有洒,河水浼浼。"毛传"洒,高峻也。"一说鲜明貌。见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邶风.新台》。一说洁静貌,音洗。见宋王 观国《学林》。 洒xiǎn 1.寒栗貌。参见"洒洒"﹑"洒淅"。 2.肃敬貌。参见"洒如"﹑"洒然"。 3.整齐貌。参见"洒然"。 洒sěn 1.惊异貌。参见"洒然"。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泥

  • 汉字id: 743
  • 单词: 泥
  • 拼音: ni
  • 拼音首字母: N
  • 音调: ní
  • 繁体: 泥
  • 部首: 氵
  • 关卡: 31
  • 子关卡: 6
  • 解释: 泥〈名〉 (形声。从水,尼声。本义泥水) 中国古水名,泾水支流,即今甘肃省庆阳地区的东河及其下流马连河 泥,泥水也。出北地郁郅北蛮中。亦曰白马水。一名东河。--《说文》 北地郡 郁郅县,泥水出北蛮夷中。--《汉书》 泥土;泥巴 厥土惟涂泥。--《书·禹贡》 致远恐泥。--《论语》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杜甫《无家别》 谁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泥中死者。--《资治通鉴》 又如泥木(土木);泥水(带泥土的水);泥牛(即土牛);泥冈子(土山冈);泥坂(土坡);泥灰(灰土);泥尘(尘土 泥ní ⒈土和水混合的东西烂~。稀~。 ⒉像泥的东西印~。枣~。土豆~。 ⒊ ①有烂泥不好走路途~泞。 ②淤积的烂泥深陷~泞。 泥nì ⒈涂抹~灶。~墙壁。 ⒉固执,死板,行不通拘~。~古。致远恐~。 ⒊软求,缠住不放~他沽酒拔金钗。 泥nǐ 1.见"泥泥"。 泥niè 1.通"涅"。古代用作黑色染料的矾石。 2.通"涅"。染黑。参见"泥而不滓"。 泥nìng 1.见"泥母"。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泞

  • 汉字id: 744
  • 单词: 泞
  • 拼音: ning
  • 拼音首字母: N
  • 音调: nìnɡ
  • 繁体: 濘
  • 部首: 氵
  • 关卡: 31
  • 子关卡: 6
  • 解释: 泞 (形声。从水,宁声。本义泥浆) 同本义 泞,荥泞也。--《说文》 按,荥泞叠韵连语,小水之貌。 戎马还泞而止。--《左传·僖公十五年》 不泞车辆。--《管子·地员》 一旬半雷雨,泥泞相牵攀。--杜甫《彭衙行》 又如泞淖(泥泞;泥淖);泞溺(被泥泞掩盖);泞滞(谓泥水淤积难行);泞潦(泥水淤积);路泞难行 泞(濘)nìng 泞zhù 1.见"澹泞"。 泞níng 1.见"汀泞"。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扑

  • 汉字id: 745
  • 单词: 扑
  • 拼音: pu
  • 拼音首字母: P
  • 音调: pū
  • 繁体: 撲
  • 部首: 扌
  • 关卡: 32
  • 子关卡: 1
  • 解释: 扑 (形声。左形,右声。本义击,打) 同本义 扑,挨也。--《说文》 扑,击也。--《广雅》 连杖曰扑。--《通俗文》 荫不祥之木为雷电所扑。--《淮南子·说林》 举筑扑秦皇帝,不中。--《史记·刺客列传》 吾即扑杀汝。--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又如扑掌(拍掌。表示惊讶、惋惜);扑作教刑(用板子责打违反礼教的人);扑刑(指教师用戒尺、教鞭之类对学生所作的体罚);扑抶(杖击,鞭打);扑责(杖击责罚);扑枣(击落枣 子) 进攻 秦破韩、魏,扑师武。--《史记·周本纪》 拂着;拂拭 扑(撲)pū ⒈拍,轻打~粉。~蝴蝶。~打帽上的尘土。 ⒉冲,猛打郁香~鼻。~向敌军。~灭苍蝇。 ⒊击为雷电所~。 扑bǔ 1.见"扑挑"。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托

  • 汉字id: 746
  • 单词: 托
  • 拼音: tuo
  • 拼音首字母: T
  • 音调: tuō
  • 繁体: 托
  • 部首: 扌
  • 关卡: 32
  • 子关卡: 1
  • 解释: 托〈动〉 推。同拓” 托,推也。--《玉篇》 拓,手推物也。或作托。--《集韵》 用手掌附着或承着 泛指承托。支持使稳定在某一高度的位置 用作…的衬里 托 〈名〉 承托某些器物的座儿 安装步枪、猎枪的枪筒、接受器和其他装置的木头制作的供端起来瞄准射击的部件 托tuō ⒈用手掌承着物品~着梨子。 ⒉承托东西的器具~盘。茶~。花~儿。 ⒊衬,垫~起来℃云~月。 ⒋寄,暂放寄~。~儿所。 ⒌请人代办~付。委~。你去~他办理。 ⒍借故推委或躲闪~辞。~病。~故。推~。 ⒎旧的压强单位,现今改用"帕"。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摸

  • 汉字id: 747
  • 单词: 摸
  • 拼音: mo
  • 拼音首字母: M
  • 音调: mō
  • 繁体: 摸
  • 部首: 扌
  • 关卡: 32
  • 子关卡: 1
  • 解释: 摸 (形声。从手,莫声。本义用手接触或轻摩物体) 同本义 邕读(曹娥碑),能手摸其文读之。--《后汉书·蔡邕传》 又如摸脸;摸摸她的手;这衣料摸着很软;摸索(抚摩,以手接触);摸挲(亦作摸娑”。抚摩);摸牌(玩牌) 用手探取 摸地上刑械。--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又如摸鱼;从口袋里摸出一把钥匙来 在黑暗中行进 偷 暗中抓人 摸mō ⒈用手触及或抚摩~脸。~ ~很光滑。 ⒉用手探取~鱼。从衣袋里~出两张钞票。 ⒊试探,了解~底。~清情况。 ⒋暗中行进~黑赶路。~营偷袭。 ⒌ ⒍同"摹"。仿效。 ⒎ 摸mó 1.同"摹"。模仿;描绘;拓印。 2.见"摸棱"。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利

  • 汉字id: 748
  • 单词: 利
  • 拼音: li
  • 拼音首字母: L
  • 音调: lì
  • 繁体: 利
  • 部首: 刂
  • 关卡: 32
  • 子关卡: 1
  • 解释: 利〈形〉 (会意。从刀,从禾。表示以刀断禾的意思。本义刀剑锋利,刀口快) 同本义 利铦也。--《说文》 其利断金。--《易·系辞》 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老子》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 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公孙丑下》 又 不以兵革之利。 则国之伤也若以利剑刺之。--《韩非子·解老》 非兵不利。--宋·苏洵《六国论》 求天下之利匕首。--《战国策·燕策》 又泛指锐利 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韩非子·难一》 又如利爪;利喙(尖利的嘴);利矢(锋 利lì ⒈好处,益处,跟"害"、"弊"相对~益。~国~民。 ⒉使得到好处毫不~己,专门~人。 ⒊顺当的,与愿望相合的顺~。战无不~。 ⒋锐,锋快,跟"钝"相对~刃。锐~的刀。锋~的剑。〈引〉善于说话言词锋~。辩口~舌。 ⒌利润,利息微~。盈~。反暴~。本~两清。 ⒍ ①利和害。 ②同"厉害"痛得~害。 ⒎ ①爽快她做事干脆~落。 ②整齐干净~落。 ③完妥这事办~落了。 ⒏ ①使人或事物发挥作用~用时间。废品~用。 ②用手段使人或事物为自己服务可以~用他。~用这件事教育大家。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铃

  • 汉字id: 749
  • 单词: 铃
  • 拼音: ling
  • 拼音首字母: L
  • 音调: línɡ
  • 繁体: 鈴
  • 部首: 钅
  • 关卡: 32
  • 子关卡: 2
  • 解释: 铃 (形声。从金,令声。本义金属制成的响器。又为打击乐器。形似钟而小) 同本义 大祭祀,鸣铃以应鸡人。--《周礼·春官·巾车》 又如铃杵(一种有柄的铃);铃语(风铃的声音);铃铎(挂在楼阁寺院檐角的铃);铃铛寿星(小儿帽子及手镯上的点缀饰品。寿星钉于帽上,铃铛挂于镯上,因此用于譬喻一切零星的 点缀物品) 铃的鸣响或声音,可作为信号 铃状物 铃líng ⒈金属制成的响器,中有小锤,振动发音车~。电~。打~。 ⒉像铃状的东西哑~。棉~。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弱

  • 汉字id: 750
  • 单词: 弱
  • 拼音: ruo
  • 拼音首字母: R
  • 音调: ruò
  • 繁体: 弱
  • 部首: 弓
  • 关卡: 32
  • 子关卡: 2
  • 解释: 弱 (会意。小篆字形,两把弯曲的弓,彡”象毛羽之形,合起来表示柔弱。本义气力小;势力差) 同本义。与强”相对 弱,桡也。上象桡曲,彡象毛氂桡弱也。--《说文》 栋桡,本末弱也。--《易·大过》 颉遇王子弱焉。--《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志弱而事强。--《淮南子·原道》 辅隙者则国必弱。--《孙子·谋攻》 众散为弱。--《左传·哀公十年》 有土者不可以言贫,有民者不可以言弱。--《商君书·错法》 两争曰弱。--《周书·武顺》 然操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陈寿《隆中对》 弱ruò ⒈力小,势差,跟"强"相对体~。瘦~。软~。力~。 ⒉不够,差一点儿四分之三~。 ⒊〈古〉年少方~(方正)。 ⒋减少,丧亡又~了一个。 ⒌ ⒍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