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星球
  • «
  • 1
  • 2
  • ...
  • 131
  • 132
  • 133
  • 134
  • 135
  • 136
  • 137
  • ...
  • 246
  • 247
  • »

舒

  • 汉字id: 1332
  • 单词: 舒
  • 拼音: shu
  • 拼音首字母: S
  • 音调: shū
  • 繁体: 舒
  • 部首: 舌
  • 关卡: 56
  • 子关卡: 3
  • 解释: 舒 (会意兼形声。从舍,从予,予亦声。本义伸展,舒展) 同本义 舒,伸也。--《说文》 匪安匪舒。--《诗·大雅·江汉》 舒,展也。--《广雅》 舒勃,展也。东齐之间,凡展物谓之舒勃。--《方言亢》 赢缩卷舒。--《淮南子·本经》。注舒,散也。” 舒忧娱哀。--《楚辞·怀沙》 然而蛾脸不舒,巾袖无光。--唐·李朝威《柳毅传》 在那里舒头探脑价望。--《水浒传》 把拳头舒过来。--《儒林外史》 又如舒卷(张开或卷起);舒手(松手;伸手);舒头(伸头);舒直立(伸腰直立);舒勃(开展,展开);舒眉(展眉。快乐无忧 舒shū ⒈展开,宽解,身心愉快~展。~畅。~筋活血。~坦。~适。~服。 ⒉迟缓,从容~缓。~步。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启

  • 汉字id: 1333
  • 单词: 启
  • 拼音: qi
  • 拼音首字母: Q
  • 音调: qǐ
  • 繁体: 啓
  • 部首: 口
  • 关卡: 56
  • 子关卡: 4
  • 解释: 启 (会意。从户,从口。甲骨文字形,左边是手(又),右边是户(单扇门);用手开门,即开启的意思◇繁化加口”,或省去手(又)而成启”。金文又加攴”成啓”。现简化为 启”。本义开,打开) 同本义 启,开也。--《说文》 经传皆作啟” 公将啟之。--《左传·隐公元年》 疆埸无主,则啟戒心。--《国语·晋语一》 凡啟塞从时。--《左传·僖公二十年》。注门户道桥谓之啟。” 啟户。--《仪礼·士虞礼》 门启而入。--《左传》 启窗而观。--明·魏学洢《核舟记》 不能启口。--清·林觉民《与妻书》 又如 启(啟、啓)qǐ ⒈开,打开,开发,开拓~开。~封。~地三千里。 ⒉开导~蒙。~示。~发。 ⒊开始~程。~用。 ⒋陈述,说明~事。~告。敬~者。 ⒌书信书~。小~。 ⒍ ①开口难于~齿。 ②笑。 ⒎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殊

  • 汉字id: 1334
  • 单词: 殊
  • 拼音: shu
  • 拼音首字母: S
  • 音调: shū
  • 繁体: 殊
  • 部首: 歹
  • 关卡: 56
  • 子关卡: 4
  • 解释: 殊 (形声。从攴,朱声。小篆字形。攴,分解后剩下的骨头。隶变为歹”。本义斩首,断其首身而死) 同本义 殊,死也。--《说文》『令曰蛮夷长有罪当殊之。 其赦天下殊死以下。--《汉书·高帝纪》。注斩刑也。” 今世殊死者相枕也。--《庄子·在宥》 引申为死 太子即自刭,不殊。--《史记·淮南王刘安列传》 又如不殊(不死) 断绝 殊,断也。--《广雅》 断其后之木而弗殊。--《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分开;离开 官而衣食之,殊身而后止,此之谓养疾。--《管子》 分;区别 殊shū ⒈死,断,绝不~。~死搏斗。 ⒉不同,特别特~。~效。同归~途。 ⒊很,非常~喜。~为不安。 ⒋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骤

  • 汉字id: 1335
  • 单词: 骤
  • 拼音: zou
  • 拼音首字母: Z
  • 音调: zhòu
  • 繁体: 骵
  • 部首: 马
  • 关卡: 56
  • 子关卡: 4
  • 解释: 骤 (形声。从马,聚声。本义马奔驰) 同本义 骤,马疾步也。--《说文》 车骤徒趋。--《周礼·大司马》 步及骤处兮。--《楚辞·招魂》。注走也。” 车驱而驺(骤)。--《礼记·曲礼》 驾彼四骆,载骤髒髒。--《诗·小雅·四牡》 又如骤骥(疾驰的骏马) 使马奔驰 遇春骤马追到,便活擒于马上。--《英烈传》 又如骤马(策马奔驰) 泛指奔驰 麋鹿见之快骤。--《庄子》 骤 迅疾,猛快 杞伯于是骤朝于晋。--《左传·成公十八年》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 骤zhòu ⒈马奔驰弛~。〈引〉急速,快速暴风~雨。 ⒉忽然,突然~然。狂风~起。天色~变。 ⒊〈古〉屡次,多次~谏(多次进谏)。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涉

  • 汉字id: 1336
  • 单词: 涉
  • 拼音: she
  • 拼音首字母: S
  • 音调: shè
  • 繁体: 涉
  • 部首: 氵
  • 关卡: 56
  • 子关卡: 4
  • 解释: 涉〈动〉 (会意。从水步。甲骨文字形。中间是水,两边两只脚,象涉水之形。本义趟水过河) 同本义 涉,徒行瀢水也。--《说文》 冯河,徒涉也。--《尔雅》。注无舟而渡水曰徒涉。” 繇膝以上为涉。--《释水》 过度谓之涉济。--《方言七》 送子涉淇。--《诗·卫风·氓》 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吕氏春秋·察今》 又如涉水登山(涉渡溪水并攀登山岭);涉浅(徒步趟过浅水);涉厉(涉水。厉,连衣涉水);跋山涉水 泛指渡水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吕氏春 涉shè ⒈步行渡水~水。 ⒉经历~世。~险。 ⒊牵连,关连牵~。~及。 ⒋动,着~笔。 ⒌阅览博~群书。 ⒍到,进入~达此地。 涉dié 1.血流貌。参见"涉血"。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疲

  • 汉字id: 1337
  • 单词: 疲
  • 拼音: pi
  • 拼音首字母: P
  • 音调: pí
  • 繁体: 疲
  • 部首: 疒
  • 关卡: 56
  • 子关卡: 5
  • 解释: 疲〈形〉 (形声。从疒,皮声。病字旁念 档芿杮L据甲骨据甲骨文,象人躺在床上害病的样子。以它作形旁的字一般与疾病有关。本义疲乏;困倦) 同本义 疲,劳也。--《说文》 疲,乏也。--《玉篇》 苶然疲役。--《庄子·齐物论》 疲马之死也。--《淮南子·俶真》 士民疲病于内。--《韩非子·初见秦》 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资治通鉴》 又如筋疲力尽;疲敝(疲乏困苦);疲玩(疲塌轻忽);疲曳(疲弱困顿,比喻年老);疲钝(疲倦困顿);疲顽(疲困倦怠);疲匮(疲累困乏);疲弊(困苦穷乏,是疲敝);疲人(疲困之人);颇(困顿耗损) 疲pí ⒈累,劳累,倦怠,乏力~累。~劳。~惫。~倦。~乏无力。筋~力尽。~于奔命。 ⒉[疲癃]衰老多病。 ⒊[疲塌][疲沓]懈怠,不起劲再不能~塌的工作。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政

  • 汉字id: 1338
  • 单词: 政
  • 拼音: zheng
  • 拼音首字母: Z
  • 音调: zhènɡ
  • 繁体: 政
  • 部首: 攵
  • 关卡: 56
  • 子关卡: 5
  • 解释: 政 (会意兼形声。从攴从正,正亦声。攴敲击。统治者靠皮鞭来推行其政治。正”是光明正大。本义匡正) 同本义 政,正也。--《说文》 政者,有所改更匡正。--《论语·有政》马注 必从上之政下。--《墨子·天志上》 俚句戏呈伯母大人粲政。--清·秋瑾《致琴文书》 又如正己 主持政事 盖善政者,视俗而施教,察失而立防,威德更兴,文武迭用。--《后汉书》 又如政本(为政的根本);政主(执政者);政官(掌管军政的官员);政术(施政的方法);政要(施政要领);政理(为政之道);政路(为政的途径) 政 政治;政事 政zhèng ⒈政治,它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其实质是一定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斗争。它的表现形式为阶级、政党、社会团体和个人在国内及国际关系方面的活动。 ⒉属于政治的~党。~策。~事。参~议~。 ⒊政府(国家行政机关)的简称拥~爱民。精兵简~。 ⒋指某些部门或单位主管的业务邮~。财~。民~。校~。 ⒌通"正" ①正直,公正公~无私。 ②改正斧~。请指~。 ⒍ ⒎ ⒏ ⒐ ⒑ 政zhēng 1.征伐;征讨。 2.赋税。 3.指徭役。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踏

  • 汉字id: 1339
  • 单词: 踏
  • 拼音: ta
  • 拼音首字母: T
  • 音调: tà
  • 繁体: 踏
  • 部首: 足
  • 关卡: 56
  • 子关卡: 5
  • 解释: 踏〈动〉 落下 下垂 踏〈动〉 (形声。从足,沓声。本义足着地;踩 ) 同本义 踏,足著地也。--《玉篇》 足踏使坚平。--《齐民要术·种葵》 鸡子圆转不止,便下床以屐齿踏之。--《晋书·王述传》 又如踏步不前;踏雪(在雪地上行走);把火踏灭;踏踏(马蹄声,也作蹋蹋);踏破菜园(吃素的人,破了荤戒);踏蹑(织布时踩踏织机的踏板) 边走边唱;打拍 到明辛苦无处说,齐声腾踏牵船歌。--唐·王建《水夫谣》 又 踏tā ①切实,不浮夸她工作挺~实。 ②安定,安稳心里~实。睡得~实。 踏tà ⒈踩践~。大~步。 ⒉亲自去到现场~看。~勘。按时检~。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救

  • 汉字id: 1340
  • 单词: 救
  • 拼音: jiu
  • 拼音首字母: J
  • 音调: jiù
  • 繁体: 捄
  • 部首: 攵
  • 关卡: 56
  • 子关卡: 5
  • 解释: 救 (形声。从攴,轻轻敲击,求声。本义止;禁止;阻止) 同本义 救,止也。--《说文》 救,犹禁也。以礼防禁人之过者也。--《周礼·司救》注 使之相救。--《周礼·大司徒》。注救,救凶灾也。” 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孟子·离娄下》 又如救止(阻止;纠正);救祸(消除祸乱);救灭(扑灭);救熄(亦作救息”。扑灭);救扑(扑灭) 援救别人 救,助也。--《广雅》 扶服救之。--《礼记·檀弓》 匍匐救之。--《孔子闲居》 民困而不知救。--明·刘基《 救(捄)jiù ⒈帮助,援助,使脱离困境或危险~济。~援。~急。急~。拯~。患难相~。遇良医可~。 ⒉止~ 火。濯以~热(濯洗)。 ⒊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

载

  • 汉字id: 1341
  • 单词: 载
  • 拼音: zai
  • 拼音首字母: Z
  • 音调: zǎi
  • 繁体: 載
  • 部首: 车
  • 关卡: 56
  • 子关卡: 6
  • 解释: 载 年(唐虞时代用于年名) 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尔雅·释天》 朕在位七十载。--《书·尧典》 汉兴,至孝文四十有余载。--《史记·文帝本纪》 又如载祀(年) 载 记载,写在一定的册页里,有郑重的色彩 夫有勋而不废,有绩而载。--《左传·昭公十五年》 推而广之,不可胜载矣。--萧统《文选序》 又如登载( 列(记载) 载zǎi ⒈年三年五~。 ⒉记在书报刊物上记~。登~。报~。刊~。转~。 载zài ⒈装,乘坐~货。装~。此车可~六人。 ⒉承受~重五吨。 ⒊充满满~而归。风雪~途。 ⒋乃,边,于是~歌~舞。~弛~驱。 载dài 1.加在头上;用头顶着。 2.尊奉;拥戴。 载zāi 1.筑墙长版。 2.树立。参见"载常"。 载zī 1.耕作。
  • 相似字:
  • 相似字拼音: